《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七·肺大腸部 (30)
卷之二十七·肺大腸部 (30)
1. 痔
〔垣〕,秦艽羌活湯,治痔漏成塊,下垂疙瘩,不任其癢。
升麻根,柴胡,甘草(炙),麻黃根(各五分),黃耆,秦艽(各一錢),防風根(七分),藁本(三分),細辛(少),羌活根(一錢三分),
上銼如麻豆大,作一服,水二大盞,煎一盞,去渣,空心,宿食消盡服之。忌如前。
〔梅〕治痔有蟲咬,穀道癢,或下膿血多。取槐白皮濃煎汁,安盆中,坐熏之,塞其穀道,湯冷,更暖之。良久欲大便,當蟲出,不過三度即愈。如用末,綿裹納下部。
〔丹〕治痔穀道中蟲癢不止。水銀棗膏各二兩,研勻,捏如棗形,薄綿裹納之,明日蟲出。若痛者加粉草三大分,作丸。(《梅師方》)
〔羅〕,淋渫藥,治下部痔腫,大腸頭癢痛。
威靈仙,枳殼(麩炒。各一兩)
上為粗末,熬水熏洗,冷即再暖,臨臥避風洗三次,挹干,貼蒲黃散。
〔世〕治痔癢。用五茄莖葉濃煎湯,以瓶盛之,坐瓶口上熏痔,至湯溫洗之,三次必效。
〔丹〕腸風痔漏。有蟲如絲細黑頭,取去除根。
瞿麥(半升),豬牙皂角(一寸)
上為末,入豬腰子一雙內,用米泔煮,空心食之。少頃,肚痛上攻,蟲皆隨出,作地坑埋之,薄粥補之。
〔垣〕,當歸郁李仁湯,治痔漏大便硬,努出大腸頭,下垂多血,苦疼不能忍。
皂角仁(另為細末調服),郁李仁,秦艽(各一錢),麻子仁(一錢半),當歸梢,生地,蒼朮(各五分),澤瀉(三分),枳實(七分),大黃(三錢,煨)
上除皂角仁研細末,余藥銼如麻豆大,水三大盞,煎一盞,去渣,入皂角末調在內,空心食前,候宿食消盡服之。忌風寒處大小便。
〔丹〕如欲涼大腸,寬大腸,則用枳殼去穰,入巴豆,鐵線纏,煮透去巴豆,入藥用。若丸藥則搗爛用,煎藥則乾用。
〔《食》〕治野雞痔下血腸風明目方。嫩槐葉一升,蒸如茶法,取葉碾作末,亦如茶法煎呷之。
〔《千》治腸痔,每大便下血。槐樹上木耳取末之,飲服方寸,瘥,日三服,良。
〔《肘》〕治腸痔,每大便常血水,服蒲黃方寸匕,瘥。日三服,良。
〔《食》〕主五痔下血不止。杏仁去皮尖及雙仁,水一升,研濾取汁,煎減半,投米煮粥停冷,空心食之。
〔《草》〕治腸痔多年不瘥,下血不止。木賊、枳殼各二兩,乾薑一兩,大黃一分,四味並銼一處,入銚子內炒黑色,存三分性,搗羅,溫粟米飲調,食前,服二錢匕,甚妙。
〔《外》〕治患腸痔,大便常有血。食鯽魚羹及隨意任作飽食。孫真人同。
〔《本》〕治腸痔在腹內有鼠奶下血方。
白蕪荑,椿樹東行根,狼牙根,貫眾,蝟皮(炙焦),雄黃(半兩),白鱔頭(一個,炙焦),槐東引根(白皮,一分),
上細末,臘月豬脂和一丸,彈子大,綿裹納下部。
白話文:
痔瘡
[張元素] 用秦艽羌活湯,治療痔瘡或肛門瘻管形成硬塊,下垂的疙瘩,癢得難以忍受的情況。
藥方組成:升麻根、柴胡、炙甘草、麻黃根各五分,黃耆、秦艽各一錢,防風根七分,藁本三分,細辛少量,羌活根一錢三分。
將上述藥材切成如麻豆大小,每次取一份,加兩大碗水煎煮成一碗,濾去藥渣,在空腹且宿食消化完畢後服用。禁忌事項同前述。
[梅師] 治療痔瘡因蟲咬而引起,導致肛門搔癢,或排出大量膿血的情況。取槐樹白皮濃煎成汁,倒入盆中,坐於盆上薰蒸,同時將藥汁塞入肛門內。待藥汁冷卻後再加熱繼續薰蒸。薰蒸一段時間後會有便意,此時蟲會排出,通常三次左右即可痊癒。也可將藥材研成粉末,用棉布包裹塞入肛門內。
[丹溪] 治療痔瘡導致肛門內因蟲咬而搔癢不止的情況。用水銀、棗膏各二兩,研磨均勻,捏成棗子大小,用薄棉布包裹塞入肛門內,隔天蟲會排出。如果感到疼痛,可加入粉草三大分一起製成藥丸。(出自《梅師方》)
[羅天益] 用淋渫藥,治療肛門下方痔瘡腫脹,大腸頭搔癢疼痛的情況。
藥方組成:威靈仙、麩炒枳殼各一兩。
將上述藥材磨成粗末,用水煎煮後用藥汁薰洗,藥汁冷卻後再加熱。在睡前避風薰洗三次,擦乾後,敷上蒲黃散。
[世醫] 治療痔瘡搔癢。用五加莖葉濃煎成湯,裝入瓶中,坐於瓶口上方,讓蒸氣薰蒸痔瘡處,直到藥湯溫度降低後用藥湯清洗,三次即可見效。
[丹溪] 治療腸風痔漏。這種情況會有像細絲一樣黑色頭的蟲子,必須將其去除並連根拔起。
藥方組成:瞿麥半升,豬牙皂角一寸。
將上述藥材研成粉末,塞入豬腰子一對中,用米泔水煮熟,空腹食用。不久後,會感到肚子疼痛上攻,蟲子會隨之排出,將蟲子埋入土坑中,並喝些稀粥來補養身體。
[張元素] 用當歸郁李仁湯,治療痔瘡或肛門瘻管導致大便乾燥,肛門頭突出,下垂並伴隨大量出血,疼痛難忍的情況。
藥方組成:皂角仁(另外研成細末調服),郁李仁、秦艽各一錢,麻子仁一錢半,當歸梢、生地、蒼朮各五分,澤瀉三分,枳實七分,煨大黃三錢。
將皂角仁研成細末,其餘藥材切成如麻豆大小,加三大碗水煎煮成一碗,濾去藥渣,加入皂角末攪拌均勻,在空腹且宿食消化完畢前服用。服用期間忌諱吹風受寒,也要注意大小便的處理。
[丹溪] 如果想使大腸清涼,寬鬆大腸,可以用枳殼去除內瓤,塞入巴豆,用鐵線纏繞,煮透後去除巴豆,再入藥使用。如果是製成藥丸,就搗爛使用,如果是煎煮藥湯則用乾的即可。
[《食療本草》] 治療野雞痔瘡導致便血、腸風、視力模糊的藥方。取嫩槐葉一升,像製作茶葉一樣蒸熟,然後將葉子磨成粉末,也像泡茶一樣煎煮飲用。
[《千金方》] 治療腸痔,每次大便都出血的情況。取槐樹上的木耳磨成粉末,每次飲服一小匙,每日三次,效果很好。
[《肘後方》] 治療腸痔,每次大便都常帶血水的情況。服用蒲黃粉一小匙,每日三次,效果很好。
[《食療本草》] 主治五種痔瘡導致出血不止的情況。取杏仁,去皮尖和雙仁,加水一升研磨濾取汁液,煎煮至剩下一半,加入米煮成粥,冷卻後空腹食用。
[《本草綱目》] 治療多年不癒的腸痔,出血不止的情況。用木賊、枳殼各二兩,乾薑一兩,大黃一分,將四味藥材切碎混合,放入鍋中炒至黑色,保留三分藥性,搗碎過篩,用溫熱的米粥水調服,在飯前服用二錢匕,效果極佳。
[《外台秘要》] 治療患有腸痔,大便常帶血的情況。可以食用鯽魚羹,或者隨意進食至飽。孫真人也認可這個方法。
[《本草拾遺》] 治療腸痔在腹內,像老鼠乳頭一樣有出血的情況。
藥方組成:白蕪荑、椿樹向東生長的根、狼牙根、貫眾、炙焦的蝟皮、雄黃半兩、炙焦的白鱔頭一個,槐樹向東生長的根(白皮)一分。
將上述藥材研成細末,用臘月豬油調和成丸,如彈子大小,用棉布包裹塞入肛門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