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心小腸部 (3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心小腸部 (31)

1. 刺毛蟲蚯蚓螻蛄蠶咬

〔世〕春夏月,樹下牆塹間,有一等雜色毛蟲極毒。凡人觸著者,則放毛入人手足上,自皮至肉,自肉至骨。其初皮肉微癢,以漸至痛,經數日,癢在外而痛在內,用手抓搔,或癢或痛,必致骨肉皆爛,有性命之憂,此名中射工毒,諸藥不效。用好豆豉約一碗,清油半盞,拌豉搗爛,厚傅痛癢處,經一時久,豉氣透骨,則引出蟲毛,紛紛可見。取下豆豉,埋在土中,煎香白芷湯,洗痛處。

如肉已爛,用海螵蛸即烏賊魚骨為末敷之,愈。一方,取蒲公英根莖白汁敷之,立瘥。

又方,用鍋底黃土為末,以酸醋捏成團,於癢痛處搓轉,其毛皆出在土上,痛癢立止,神效無比。(黃土即伏龍肝也。)

治蛐蟮吹。用老茶葉細末調敷。

〔丹〕治蚯蚓咬,如大風狀,眉髯皆落,夜則蚯蚓鳴於身上。濃作鹽湯,浸數次安。(《傳信方》)

〔《衍》〕,昔有病腹大,夜聞蚯蚓鳴於身,有人教用鹽水浸之而愈。

〔《聖》〕治螻蛄咬。用槲葉燒灰細研;以泔水浸槲葉,取洗瘡拭之,納少許灰於瘡中。又方,治螻蛄咬人,用石灰醋和塗之。

〔丹〕蠶咬人,用麝香研蜜調敷。(《廣濟方》)

〔《山居》〕蠶咬,用苧汁塗之。

白話文:

【世界上的事】在春夏季節,樹下或是牆邊溝渠附近,會出現一些顏色混雜的毛蟲,這些毛蟲毒性非常強。只要人們不慎碰到它們,毛蟲就會將其身上的毛釋放到人的手腳上,從皮膚深入到肌肉,再由肌肉進入骨髓。初期可能只會感覺到皮膚輕微的癢感,但隨後疼痛感會慢慢加劇,經過幾天,外面是癢,裏面是痛,如果用手去抓,無論是癢還是痛,最終都可能導致骨頭和肌肉腐爛,甚至威脅到生命,這種情況被稱為中了射工毒,一般的藥物往往無法發揮效果。解決方法是使用一碗的優質豆鼓,加上半碗的清油,將豆鼓和油混合後搗碎,然後厚厚地塗抹在疼痛和癢的地方,過一段時間,豆鼓的氣味就能穿透骨頭,將毛蟲的毛吸出來,你可以看到許多毛蟲的毛。然後把豆鼓拿掉,埋在土裏,再用煎好的香白芷湯清洗疼痛的地方。

如果肉已經開始腐爛,可以使用烏賊魚骨磨成粉,塗抹在傷口上,就可以痊癒。另一種方法,取出蒲公英的根莖,用其白色的汁液塗抹,立刻就能見效。

另一個方法,使用鍋底的黃土,將其磨成粉末,再用醋捏成團,在癢和痛的地方搓揉,毛蟲的毛就會附著在黃土上,疼痛和癢感立刻停止,效果神奇無比。(黃土就是伏龍肝。)

對於蚯蚓咬傷,可以用老茶葉磨成細末,調勻後敷在傷口上。

【丹溪心法】對於蚯蚓咬傷,症狀類似嚴重的風濕病,眉毛和鬍子都會掉落,夜晚時可以聽到蚯蚓在身體上爬行的聲音。可以製作濃度高的鹽水,多次浸泡,就可以安心。

【衍義】過去有個人腹部腫大,晚上可以聽到蚯蚓在他身體裡鳴叫,有人教他用鹽水浸泡,結果就痊癒了。

【聖濟總錄】對於螻蛄咬傷,可以用橡樹葉燒成灰,細細研磨;用淘米水浸泡橡樹葉,用它來清洗傷口,並擦拭,再在傷口上撒些許橡樹葉灰。另一種方法,對於螻蛄咬傷,可以用石灰和醋混合塗抹。

【丹溪心法】對於蠶咬傷,可以用麝香研磨後,用蜂蜜調勻敷在傷口上。

【山居本草】對於蠶咬傷,可以用薴麻汁液塗抹在傷口上。

2. 馬虎熊咬人

〔《山》〕馬咬。細嚼栗子敷傷處。

〔《聖》〕,治馬咬,毒入心。馬齒莧湯食之瘥。

〔世〕治虎咬。用野生菜搗爛,塞所傷孔中滿,不必換,自然新肉長出而愈。曾有人被咬已死,用此方治之。

〔丹〕熊虎傷毒痛。煮生鐵令有味,以洗之。(《肘後》)虎傷人瘡。取青布緊卷,燒一頭,納竹筒中,射瘡口,令煙燻入瘡口中佳。(《梅師方》)

〔世〕虎傷人瘡。用苺子葉杵細塗之。(按《本草》苺子葉即豬膏苺,能治虎犬咬傷。)

〔丹〕熊傷人。燒青布熏瘡中,毒出;仍煮葛根濃汁以洗之,日十次;並搗葛根為散,煮葛根汁方寸匕,日五服,瘥。

〔世〕鼠咬。用貓兒毛燒灰敷之,立愈。

〔丹〕鼠咬。用麝香敷包之。(《經驗》)

〔《山》〕人咬傷。用龜板或鱉甲燒為灰末,以香油調敷。

白話文:

【馬虎熊咬人】

  • 針對馬咬傷,可將栗子細嚼後敷於傷口上。

  • 治療馬咬導致毒素侵入心臟,可用馬齒莧熬湯飲用,有助康復。

  • 若是虎咬傷,可採集野生菜,搗碎後塞滿傷口,不需更換,新肉會自然長出恢復健康。此方法據說曾讓被虎咬致死的人起死回生。

  • 對付熊虎傷害造成的劇烈疼痛,可煮沸生鐵使其產生味道,用來清洗傷口。若虎咬傷,則取一塊青布緊密捲起,一端燒焦後放入竹筒,對準傷口使煙霧進入傷口,效果更佳。

  • 虎咬傷口,可用莓子葉搗碎塗抹於患處。莓子葉,即豬膏莓,能治療虎、犬咬傷。

  • 熊咬傷,燒青布燻傷口,促使毒素排出;同時煮濃厚葛根汁洗傷口,一日十次;另將葛根搗碎成粉末,每日服用五次葛根汁一小匙,有助康復。

  • 鼠咬傷,將貓毛燒成灰敷在傷口,立刻痊癒。

  • 鼠咬傷,可用麝香敷包傷口。

  • 人咬傷,將龜殼或鱉甲燒成灰末,與香油調和後敷在傷口上。

3. 犬咬

〔丹〕犬咬。人尿敷之。犬咬人。以頭垢敷傷處,又用熱牛糞塗於外。(《肘後》)

〔《衍》〕,犬傷人。用杏仁,量所傷大小嚼爛沃破處,以帛系定,立瘥。

〔世〕治犬咬。用杏仁去皮尖,用馬藺根研細,先以蔥湯洗,後以此藥塗傷處效。治犬咬傷。用蓖麻子五十粒,去殼,以井水研成膏。先以鹽水洗咬處,次以此膏敷貼。一方,用虎骨屑敷之。治犬咬人。不要洗,用紅炭火以物擊細,待冷,取塗咬處,即愈。治犬咬。用黃荊葉搗罨瘡上,即安。又方,炙生薑,乘熱擦之,尤妙。

〔丹〕狗咬。用紫蘇葉口嚼碎,塗之。犬咬,破傷風腫。以人參於桑柴火上燒成灰末,敷之安。

〔羅〕,蟬花散,治夏月犬傷及諸般損傷,蛆蟲極盛,臭惡不可近者。

蛇蛻皮(一兩,火燒存性),蟬殼(半兩),青黛(半兩),細辛(二錢五分),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酒調下。如六畜損傷成瘡,用酒灌下。如犬咬傷,用酵子和吃,蛆皆化為水,蠅子不敢再落;又以寒水石末乾摻上。

白話文:

【狗咬】

若被狗咬,可用人尿敷在傷口上。或者,使用頭上的污垢敷在傷口處,然後再用熱的牛糞塗在外層。(出自《肘後》)

另一種方法是,若被狗咬傷,可使用適量的杏仁,將其搗爛並敷在傷口上,然後用布固定,能快速痊癒。

處理狗咬傷時,可將杏仁去皮去尖,與馬藺根一起磨成細粉,先用蔥湯清洗傷口,之後將此藥膏塗抹於傷口上,效果顯著。處理狗咬傷時,可用蓖麻子五十顆,去殼後,以井水研磨成膏狀,先以鹽水清洗傷口,再貼上此膏。另外,也可用虎骨屑敷在傷口上。處理狗咬傷時,不用清洗傷口,只需將紅炭火擊碎冷卻後,塗在傷口上,即可治癒。處理狗咬傷時,可將黃荊葉搗爛後敷在傷口上,能迅速緩解疼痛。另外,趁熱使用烤過的生薑擦拭傷口,效果更佳。

若被狗咬,可用紫蘇葉嚼碎後,塗在傷口上。若狗咬導致破傷風腫脹,可將人參在桑木火上燒成灰,研磨成粉末後,敷在傷口上,能緩解症狀。

羅氏的蟬花散,適用於夏季被狗咬傷或各種損傷,尤其是當傷口有大量蛆蟲,散發惡臭時。

使用蟬花散時,需準備一兩的蛇蛻皮(需火燒至呈灰狀)、半兩的蟬殼、半兩的青黛、二錢五分的細辛,將這些材料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用酒調和後服用。如果家畜受傷形成瘡口,可用酒灌服。如果是被狗咬傷,可用酵母調和食用,可以使傷口中的蛆蟲化爲水,防止蒼蠅再次落在傷口上;同時,可以撒上寒水石粉末。

以上就是處理狗咬傷的一些傳統中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