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心小腸部 (6)
卷之二十·心小腸部 (6)
1. 癬
〔丹〕癬瘡。用防風通聖散去硝黃,加浮萍、皂角刺。
又方,治癬用。
浮萍(一兩),蒼耳,蒼朮(二兩),苦參(一兩半),黃芩(半兩),香附(二兩半),
上為末,酒調服,或酒糊丸。
〔羅〕,苦參丸,治肺毒邪熱生瘡、生癬疥,並宜服之。
以苦參一味,為細末,粟米飲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水飲湯送下。
〔《本》〕烏頭丸,治風癬妙。(方見紫白癜風。)
〔羅〕,何首烏散,治脾肺風毒攻腫,遍身癬變成癮疹,搔之成瘡,或肩背拘急,肌肉頑痹,手足皴裂,風氣上攻,頭面生瘡,及治紫癜、白癜、頑麻等風。
荊芥穗,蔓荊子,威靈仙,何首烏,甘草(炙),防風,蚵蚾草
上件各等分,搗羅為末。每服一錢,食後溫酒調下。沸湯亦得。
〔丹〕癬在頸項間,後延上至耳成濕癬,他治不應。以蘆薈一兩研、甘草末半兩和勻。先用溫漿水洗癬,拭上敷之,神妙。(劉禹錫方。)
癬瘡方,槿樹皮不犯銅鐵每二兩,又蘆薈三錢,白芨三錢,細研為末。
刮癬出血,用好醋調敷,雖痛卻一敷可愈。
一方用:
蘆薈,大黃,輕粉,雄黃,蛇床子,槿樹皮,檳榔
上先刮破癬,用醋調藥末塗之。
〔世〕頑癬。用槿樹皮加巴豆、斑蝥為細末,又加生砒少許,水調敷。
〔世〕治牛皮癬。用清香油一兩,入全蠍七枚,巴豆二十枚,斑蝥十枚同熬,候色焦者先去之,去了,入黃蠟一錢,候溶收起。朝擦暮愈,不損皮肉。
又方
綠籬根(不拘多少),花椒(一兩),信(些少),防風(半兩),江子(十五粒),白芨(半兩),百部(半兩),白蘞(半兩),
上各為末,和綠籬根搗熱成團,將藥於癬上擦之,候痛過洗浴。
又方,一味綠籬根去粗皮,取細皮貼肉者搗爛,用醋調塗癬上,立愈。
〔丹〕乾癬積年生痂,搔之黃水出,每逢陰雨即癢。用狼毒末塗之。(《聖惠方》)《外臺》用斑蝥半兩,炒為末,蜜調敷上。
〔《本》〕治癬。用藜蘆細搗為末,生油和敷之。
〔丹〕治癬疥久不瘥。羊蹄根搗絞取汁,用膩粉少許,調如膏,塗敷患處,三五遍即瘥。如干即用豬脂調和敷之。(《簡要濟眾》)
〔羅〕,柏脂膏,治乾癬。
柏油(一斤),黃蠟(半斤),杏仁(四十五粒,銼碎),朴硝(一抄)
上件相和於鐵器內,用老生薑、蔥白三根,一順攪五七次,煎沸濾過成膏,於瘡上搽之。
〔《圖》〕取楮皮枝中白汁,塗癬甚妙。
〔《聖》〕治癬濕癢。用楮葉半斤細切,搗敷癬上。
〔《經》〕治五種瘡癬。以韭根炒存性,旋搗末,以豬脂調敷之,三五度瘥。
又方,患癬瘡。搗山豆根末,臘月豬脂調塗之。
〔羅〕,祛濕散,治多年濕癬,大有神效。
蠶砂(四兩),薄荷(半兩),
白話文:
[癬]
丹溪治療癬瘡,使用防風通聖散,但去掉硝黃,再加入浮萍與皁角刺。
另一方法是,使用浮萍(一兩)、蒼耳、蒼朮(二兩)、苦參(一兩半)、黃芩(半兩)、香附(二兩半)。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末,用酒調和服用,或者用酒糊做成丸狀。
羅天益的苦參丸,適用於肺部毒素、邪熱導致的瘡癤或癬疥。僅使用苦參一種藥材,細磨成粉,用粟米煮成的飲料做成像桐子一樣大的丸狀。每次服用五十顆,空腹時用水溫和的飲料吞下。
本草綱目記載的烏頭丸,對治療風癬有奇效。
羅天益的何首烏散,適用於脾肺風毒引起的腫脹,全身癬疹轉變,搔抓後形成瘡口,或是肩膀背部僵硬緊繃,肌肉頑固痺痛,手腳皮膚乾裂,風氣上攻導致頭面部長瘡,以及紫癜、白癜、頑麻等風疾。使用的藥材包括荊芥穗、蔓荊子、威靈仙、何首烏、甘草(炙)、防風、蚵蚾草。這些藥材均等份,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飯後用溫酒調和服用,也可以用沸騰的水。
丹溪的治療方法,如果癬瘡在頸項間,向上蔓延到耳朵形成濕癬,其他治療方式都無效,可以使用蘆薈一兩研磨、甘草末半兩混合均勻。先用溫水清洗癬瘡,然後擦拭藥膏,效果非常顯著。
癬瘡的治療方式,使用槿樹皮(不能接觸銅鐵)每次二兩,蘆薈三錢,白芨三錢,細磨成粉末。刮癬出血時,用好的醋調和藥粉敷在患處,雖然會疼痛,但一次敷用就可以痊癒。
另一種方式是,使用蘆薈、大黃、輕粉、雄黃、蛇牀子、槿樹皮、檳榔。先刮破癬瘡,用醋調和藥粉塗抹在患處。
民間療法,頑固癬瘡。使用槿樹皮加上巴豆、斑蝥磨成細粉,再加入少量生砒,用水調和敷在患處。
民間療法,治療牛皮癬。使用清香油一兩,加入全蠍七枚、巴豆二十枚、斑蝥十枚一起熬煮,等到顏色變黑的先取出,然後加入黃蠟一錢,等到融化後收起來。早上擦在患處,晚上就能痊癒,不會傷害皮膚。
另一種方式是,使用綠籬根(不限量)、花椒(一兩)、信(少許)、防風(半兩)、江子(十五粒)、白芨(半兩)、百部(半兩)、白蘞(半兩)。所有藥材磨成粉末,和綠籬根一起搗碎成團,將藥物擦在癬上,等到疼痛過後再洗澡。
另一種方式,單獨使用綠籬根去粗皮,取細皮部分搗碎,用醋調和塗在癬上,立刻就能痊癒。
丹溪的治療方式,長期乾癬生成硬殼,搔抓後黃水流出,每到陰雨天就會癢。可以使用狼毒末塗抹在患處。
治療癬的方子,使用藜蘆細磨成粉末,用生油調和塗抹在患處。
丹溪的治療方式,治療久未痊癒的癬疥。使用羊蹄根搗碎絞取汁液,加入少量膩粉,調和成膏狀,塗抹在患處,三到五次就能痊癒。如果膏狀物質乾燥,就用豬脂調和塗抹在患處。
柏脂膏,適用於乾癬。使用的藥材包括柏油(一斤)、黃蠟(半斤)、杏仁(四十五粒,搗碎)、朴硝(一抄)。所有藥材混合在一起,在鐵器內,用老薑、蔥白三根一起攪拌五到七次,煮沸過濾成膏狀,塗抹在患處。
取楮皮枝中的白色汁液,塗抹在癬上效果非常好。
治療濕癢的癬。使用楮葉半斤細切,搗碎敷在癬上。
治療五種瘡癬。使用韭菜根炒熟保存,隨時搗碎成粉末,用豬脂調和塗抹在患處,三到五次就能痊癒。
另一種方式,治療癬瘡。使用山豆根磨成粉末,臘月的豬脂調和塗抹在患處。
祛濕散,適用於多年濕癬,效果非常神奇。使用的藥材包括蠶砂(四兩)、薄荷(半兩)。所有藥材磨成細粉,每次使用不限量,直接撒在患處,或者用生油調和塗抹。
一個十五歲的女孩,兩腿之間有濕癬,長約三四寸,延伸到膝蓋,發癢時會抓搔,熱水或冷水都無法緩解。癢感消失後黃色或紅色的水流出,又痛到無法忍受。灸焫燻渫、硫黃、䕡茹、白殭蠶、羊蹄根等藥物都無效。女孩的父母尋求戴人的治療。戴人說:如果能聽從我的建議就能痊癒。父母答應了。使用磨尖的䤵針,在癢的時候,在癬上各刺一百多針,讓血液完全流出來,然後用鹽湯清洗。
這樣四次後,嚴重的病情纔得到緩解。這個方法不完全告訴後人,擔心被癬藥誤導,濕氣侵入血液,不得不進行針刺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