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壽世保元》~ 卷九(外科諸症) (14)

回本書目錄

卷九(外科諸症) (14)

1. 楊梅瘡

上銼。分作十二劑。每劑用土茯苓十二兩。水煎服。先服通聖散。

一治楊梅瘡。南塘侄驗。

漢防己(七錢),槐花(二錢),五倍子(四錢)

上三味為末。用土茯苓半斤研爛。豬肉半斤切碎。共作一服。用酒煮熟。連渣並肉通服。

一治楊梅瘡良方。胡云齋傳。

歸尾,牛膝,黃芩,大黃(各一兩三錢),木瓜(一兩),金銀花(二兩二錢),皂角刺(八錢),蟬蛻(五錢),土茯苓(二錢)

上銼。分作十帖。每帖用紅棗、白果、皂角子各十枚。蔥白三根。水煎。臨晚服。忌綠豆。

一治天泡瘡神方。用鐵鏽釘。釅醋磨濃。搽瘡上立已。

一論凡人患楊梅、天泡、棉花等瘡。致成一切難狀之疾。或楊梅瘡爛見骨。經年不收口者。或筋骨疼痛。舉發無時。或遍身疙瘩不消。或手足皺破出血。或遍身起皮發靨。好一層起一層。或赤癱白癱鵝掌風癬。或皮好骨爛。口臭難當。及年久臁瘡不愈。一切頑瘡惡毒。並皆神效。

通仙五寶湯

鍾乳粉(三分),大硃砂,琥珀,冰片,珍珠(各一分五釐)

上為細末。用白飛麵炒三分。共一錢二分。分作十二帖。每一日一帖。用一分。用土茯苓一斤。水煎十二碗。每清晨用半碗。和服。共十二碗。一日俱要吃盡。不可別用茶湯。一日一服。有不盡劑而愈者。有終劑而愈者。如病重未愈。須再服一料。忌雞鵝魚牛羊發物及房勞。

一忌楊梅風塊。作腫作痛。及癰疽瘰癧毒。並一切無名腫毒。

黑虎膏

草烏(四兩),南星,半夏,大黃(各二兩),五倍子(三兩同綠豆五兩共炒焦),乾薑(五錢),薑黃(一兩),黃柏(一兩)

上為細末。共和勻。用蔥汁米醋調成膏。貼患上。時常以蔥醋潤之。毋令乾燥。其膏一日又取下。加些新的。復研再貼。以消為度。

一楊梅瘡愈後遺癬毒。一層一層頑皮。癢不可當。

牛油,柏油,香油,黃蠟(各一兩熔化待溫入後三味),銀硃(一錢五分),宮粉(一錢),麝香(五分)

上為末。入內和勻。先將火烤癬令癢。抓破擦上藥。再烤再擦如神。

一治楊梅瘡。不論遠近。先服防風通聖散。十數劑後。服此丸收功。神效。

輕粉,孩兒茶,糯米飯,芝麻(各一錢)

上共搗為丸。作一百個。每早。茶下十丸。忌葷鹽。

一治楊梅瘡。

雄黃(二錢),真輕粉(一錢),杏仁(去皮尖三十個)

上研為細末。入杏仁。再研如泥。用雄豬膽汁調搽瘡。要先洗淨。拭乾搽藥。二三日效。

白話文:

楊梅瘡

一種治療方法:將藥材磨碎,分成十二劑,每劑用土茯苓十二兩,水煎服。先服用通聖散。這是南塘侄子驗證有效的方劑。

另一種治療楊梅瘡的方劑:漢防己七錢、槐花二錢、五倍子四錢,磨成粉末。取土茯苓半斤研爛,豬肉半斤切碎,一起用酒煮熟,連渣帶肉一起服用。這是胡雲齋傳下來的方劑。

又一種治療楊梅瘡的良方:歸尾、牛膝、黃芩、大黃(各一兩三錢)、木瓜一兩、金銀花二兩二錢、皂角刺八錢、蟬蛻五錢、土茯苓二錢,磨碎,分成十帖。每帖加紅棗、白果、皂角子各十枚,蔥白三根,水煎,晚上服用。忌食綠豆。

治療天泡瘡的特效方:用鐵鏽釘磨碎,用濃醋調和,塗在患處即可見效。

治療楊梅瘡、天泡瘡、棉花瘡等各種難治性疾病的論述:這些疾病症狀各異,例如楊梅瘡潰爛見骨、經年不愈;或筋骨疼痛、頭髮脫落;或全身疙瘩不消;或手足龜裂出血;或全身起皮脫屑,一層一層地脫落;或患有紅斑、白斑、鵝掌風、癬等;或皮好而骨爛,口臭難聞;或久患臁瘡不愈等等,各種頑固的瘡瘍惡毒疾病,以下的方劑皆有奇效。

通仙五寶湯:鍾乳粉三分,大硃砂、琥珀、冰片、珍珠(各一分五釐),磨成細粉,用白麵粉炒三分,共一錢二分,分成十二帖,每日一帖,每次服用一分,配合土茯苓一斤水煎十二碗,每日清晨服用半碗,共十二碗,需一日內服完,不可用茶水送服。療程中若症狀未癒,可再服用一劑。忌食雞、鵝、魚、牛、羊等發物,以及房事勞累。

治療楊梅瘡風塊、腫痛,以及癰疽、瘰癧等毒症,以及一切無名腫毒的方劑:黑虎膏:草烏四兩,南星、半夏、大黃(各二兩),五倍子三兩(與綠豆五兩一起炒焦),乾薑五錢,薑黃一兩,黃柏一兩,磨成細粉,混合均勻,用蔥汁米醋調成膏狀,敷在患處,經常保持濕潤,不要讓它乾燥。藥膏一天換一次,重新調製後再敷,直到腫消為止。

治療楊梅瘡痊癒後遺留的癬毒:牛油、柏油、香油、黃蠟(各一兩,熔化後加入以下三味藥),銀硃一錢五分,宮粉一錢,麝香五分,磨成粉末,混合均勻。先用火烤患處使其發癢,抓破後塗上藥膏,再烤再塗,療效神奇。

治療楊梅瘡的方劑:無論病程長短,先服用防風通聖散十幾劑,然後服用此丸收功,效果神奇。輕粉、孩兒茶、糯米飯、芝麻(各一錢),搗成丸劑,共一百粒,每天早上用茶水送服十丸,忌食葷腥和鹽。

另一種治療楊梅瘡的方劑:雄黃二錢,真輕粉一錢,杏仁(去皮尖三十個),研成細末,加入杏仁,再研磨成泥狀,用雄豬膽汁調和,塗抹在患處,需先洗淨擦乾後再塗藥,二三日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