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壽世保元》~ 卷七 (37)

回本書目錄

卷七 (37)

1. 產後

上銼一劑。水煎豬羊胞。後入藥煎服。

一論婦人子宮腫大。日日損落一片。殊類豬肝。已而面黃體倦。飲食無味。內熱晡熱。自汗盜汗。用十全大補湯。二十餘劑。諸症愈後。仍復生育。

一論產後陰戶痛極不可忍。桃仁泡去皮尖。研如泥。塗之即愈。

一論產後陰門癢極不可忍。用食鹽一兩。塗之亦止。

一論產後陰門不閉。發熱惡寒。用十全大補湯加五味子。數劑而寒熱退。又用補中益氣湯加五味子。數劑而斂。若初產腫脹。或焮痛而不閉者。用加味逍遙散。若腫既消而不閉者。補中益氣湯。切忌寒涼之劑。陰門不閉。用石灰煎湯。先熏後洗。一方。用荊芥、藿香、臭椿根皮。煎湯熏洗。

一論產後生腸不收。皆由氣虛血弱。所以掛下。但養氣和血。其腸自收。

人參,白朮(去蘆炒),黃耆(蜜炒),當歸,川芎,甘草(炙)

上銼。水煎服。若掛二日。則入升麻五分升提之。日用熱手心常熨腰肚。但腰肚氣暖。其腸自收。

一治產後生腸不收。蓖麻子去殼。研成膏。貼頭頂心即收。內服補中益氣湯。倍升麻。去柴胡。加益母草一錢。一論產後因子死。經斷不行。一日小腹忽痛。陰戶內有物如石硬塞之而痛不禁。此乃石瘕也。

當歸(酒洗),川芎,白芍(酒炒),生地黃,桃仁(去皮尖),紅花,大黃,三稜,檳榔,澤瀉,香附,元胡索,血竭

水煎。空心服。

一論產後有疾。鬱冒則多汗。汗則大便閉。故難用藥。唯此藥最嘉。

二子飲

蘇子,火麻子(去殼)

二味各半合。揀淨洗。研極細。用水再研。取汁一杯。分三次煮粥食之。此粥不特產後可服。大抵老人諸虛人風閉。皆得效。

一論產後陰戶腫大。用吳茱萸煎湯洗之。

一產後惡寒發熱。余欲用八珍湯加炮姜治之。其家知醫。以為風寒。用小柴胡湯。余曰。寒熱不時。乃氣血虛。不信。服一劑。汗出不止。譫語不絕。煩熱作渴。肢體抽搐。余用十全大補湯二劑益甚。脈洪大。重按如無。仍以前湯加附子。四劑而安。

一產婦瀉痢年餘。形體骨立。內熱晡熱。自汗盜汗。口舌糜爛。口吐痰三碗許。脈洪大。重按全無。此命門火衰。脾土虛寒而假熱。然痰者乃脾虛。不能統攝歸原。故用八味丸補火以生土。用補中益氣湯兼補肺金而健其脾胃。

白話文:

[產後]

一、產後服用藥方一劑,水煎煮豬羊胎盤,之後再加入藥材煎煮服用。

二、一位婦女子宮腫大,每天都會脫落像豬肝一樣的組織,臉色發黃,身體疲倦,食慾不振,午後發熱,自汗盜汗。服用十全大補湯二十多劑後,症狀痊癒,之後又順利生產。

三、產後陰部疼痛難忍,將桃仁去皮尖,研磨成泥狀塗抹,即可痊癒。

四、產後陰部奇癢難忍,用一兩食鹽塗抹即可止癢。

五、產後陰門閉合不全,發熱惡寒,服用十全大補湯加五味子數劑後,寒熱退去;再服用補中益氣湯加五味子數劑後,陰門閉合。如果初產婦陰門腫脹疼痛而無法閉合,則服用加味逍遙散;如果腫脹消退但仍無法閉合,則服用補中益氣湯。忌用寒涼藥物。陰門閉合不全,可用石灰煎湯先熏後洗,或用荊芥、藿香、臭椿根皮煎湯熏洗。

六、產後腸子下垂,都是因為氣虛血弱所致。只要調理氣血,腸子自然會收回去。藥方:人參、白朮(去蘆頭炒)、黃耆(蜜炒)、當歸、川芎、甘草(炙甘草),水煎服。如果下垂兩天,則加入升麻,並用熱手心經常熨貼腰腹部,使腰腹部溫暖,腸子自然會收回去。

七、治療產後腸子下垂:將蓖麻子去殼研磨成膏,敷貼在頭頂,腸子就會收回去。內服補中益氣湯,加倍升麻,去掉柴胡,再加益母草一錢。

八、產後因胎兒死亡,經期停止,一天小腹突然疼痛,陰道內有像石頭一樣堅硬的東西阻塞,疼痛難忍,這是石瘕。藥方:當歸(酒洗)、川芎、白芍(酒炒)、生地黃、桃仁(去皮尖)、紅花、大黃、三稜、檳榔、澤瀉、香附、元胡索、血竭,水煎空腹服用。

九、產後患病,鬱悶則多汗,多汗則大便秘結,因此用藥困難。唯有此藥最有效。藥方:二子飲(蘇子、火麻子(去殼),各半合,洗淨研磨成細末,加水再研磨,取汁一杯,分三次煮粥食用)。此粥不僅產後可服用,老年人虛弱、風寒閉塞等症狀,也都能有效。

十、產後陰部腫大,用吳茱萸煎湯清洗。

十一、產婦惡寒發熱,我想用八珍湯加炮薑治療,但其家人懂醫,認為是風寒,用小柴胡湯。我說寒熱不調是氣血虛弱引起的,他不信。服用一劑後,汗出不止,神志不清,煩躁口渴,肢體抽搐。我用十全大補湯兩劑,病情加重,脈象洪大,重按則無。於是仍然用之前的藥方,加入附子,四劑後痊癒。

十二、產婦瀉痢一年多,形體消瘦,午後發熱,自汗盜汗,口舌糜爛,吐出約三碗痰,脈象洪大,重按則無。這是腎陽虛衰,脾土虛寒而假熱。痰是脾虛不能統攝所致。因此用八味丸補腎陽以滋養脾土,再用補中益氣湯兼補肺金以健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