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十三 心臟方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三 心臟方 (1)

1. 治中湯

治霍亂吐下脹滿,食不消化,心腹痛方。

人參,乾薑,白朮,甘草(各三兩)

上四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不瘥,頓服三劑。遠行防霍亂,依前作丸如梧子大,服三十丸。如作散,服方寸匕。酒服亦得。若轉筋者,加石膏三兩。(仲景云:若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朮加桂心四兩。吐多者,去朮加生薑三兩。下多者,復用術。悸者加茯苓三兩。

渴欲得水者,加朮合前共四兩半。腹中痛者,加人參合前共四兩半。若寒者,加乾薑合前成四兩半。腹滿者,去朮加附子一枚,服湯後一食頃,服熱粥一升,微自溫,勿發揭衣被也)。

白話文:

這份處方是[治中湯],主要治療霍亂所導致的嘔吐與腹瀉、腹部脹滿、食物無法消化以及心腹疼痛等症狀。

所需藥材有:人參、乾薑、白朮、甘草(各90公克)。

以上四種藥材切碎,加入1600毫升的水,煎煮至剩600毫升,分三次服用。如果病情沒有改善,可以一次連續服用三劑。出遠門時為了預防霍亂,可以將藥材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30顆。或者做成粉末,每次服用一立方公分的量。也可以用酒送服。如果出現肌肉抽搐的情況,可以再添加90公克的石膏。

張仲景說:如果感到肚臍上方有硬塊,可能是腎氣不順,這種情況應去除白朮,改加肉桂心120公克。如果嘔吐的次數較多,則應去除白朮,改加生薑90公克。如果腹瀉次數多,則仍需使用白朮。如果出現心悸的情況,則應加茯苓90公克。

如果口渴想喝水,應增加白朮的用量到225公克。如果腹部疼痛,應增加人參的用量到225公克。如果感到寒冷,應增加乾薑的用量到225公克。如果腹部脹滿,應去除白朮,改加附子一顆。在服用完藥湯後約一小時,應服用熱粥一杯,並保持身體溫暖,不要掀開衣服或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