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十七 肺臟方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七 肺臟方 (1)

1. 積氣第五

(論二首,方五十一首,灸法二十四首)

論曰:七氣者,寒氣、熱氣、怒氣、恚氣、喜氣、憂氣、愁氣。凡七種氣積聚堅大如杯,若積在心下腹中,疾痛不能飲食,時來時去,每發欲死如有禍祟,皆七氣所生。寒氣即嘔逆噁心。熱氣即說物不竟而迫。怒氣即上氣不可忍,熱痛上搶心,短氣欲死不得息。恚氣即積聚在心下不得飲食。

喜氣即不可疾行,不能久立。憂氣即不可劇作,暮臥不安。愁氣即喜忘不識人語,置物四方還取不得,去處若聞,急即四肢浮腫,手足筋攣,捉不能舉如得病。此是七氣所生。男子卒得,飲食不時所致。婦人即產後中風諸疾也。

白話文:

[積氣第五]

(討論兩點,提供五十一個藥方,以及二十四種灸療方法)

討論如下:所謂的七氣,指的是寒氣、熱氣、怒氣、恚氣、喜氣、憂氣和愁氣。這些氣如果在體內積聚,形成類似杯子大小的堅固塊狀物,如果這些積聚在心臟下方或腹部,會引起劇烈疼痛,影響飲食,而且這種症狀時有時無,每次發作都感覺像要死去,如同遭受邪靈侵擾,這些都是由七氣導致的。

寒氣會引發嘔吐,感到噁心。熱氣則讓人說話結巴,無法流暢表達。怒氣會使呼吸困難,無法忍受,胸口灼熱疼痛,氣短,感覺快要窒息。恚氣會讓心臟下方形成積聚,影響飲食。

喜氣會使人無法快速行走,且無法長時間站立。憂氣會讓人無法進行劇烈活動,晚上睡眠不穩。愁氣會使人記憶力減退,聽不懂他人言語,放置物品後又找不到,甚至在離開某地後聽到某些聲音,立刻導致四肢浮腫,手腳抽筋,無法舉起,就像突然生病一樣。以上這些都是七氣造成的影響。男性突然出現這些症狀,通常是由於飲食不規律所導致。而女性則多在產後遭遇風邪,引發各種疾病。

這就是七氣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描述。

2. 七氣丸

烏頭,大黃(各七分),紫菀,半夏,前胡,細辛,丹參,茯苓,川芎,桃仁(胡洽作杏仁),菖蒲(一作芍藥),石膏,吳茱萸,桂心,桔梗(各三分),人參,甘草,防葵(各一兩),乾薑,川椒(各半兩)

上二十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三丸,日三。加至十丸。一方去半夏加甘遂三分(胡洽無丹參、甘草。)

白話文:

[七氣丸]

配方包含:烏頭、大黃(各自七分)、紫菀、半夏、前胡、細辛、丹參、茯苓、川芎、桃仁(胡洽版本用的是杏仁)、菖蒲(另一版本用的是芍藥)、石膏、吳茱萸、桂心、桔梗(各自三分)、人參、甘草、防葵(各自一兩)、乾薑、川椒(各自半兩)。

將上述的二十種藥材研磨成粉末後,使用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日三次,每次服用三粒,並以酒送服。劑量可逐漸增加至每次十粒。另外有一個版本的配方中,去除了半夏,並添加了甘遂三分(但胡洽版本中沒有丹參和甘草)。

主七氣。七氣者,寒氣、熱氣、怒氣、恚氣、喜氣、憂氣、愁氣,此之為病皆生積聚,堅牢如杯,心腹絞痛,不能飲食,時去時來,發則欲死。凡寒氣狀吐逆心滿。熱氣狀恍惚眩冒失精。怒氣狀不可當,熱痛上蕩心,短氣欲絕不得息。恚氣狀,積聚心滿,不得食飲。喜氣狀,不可疾行久立。

憂氣狀,不可苦作,臥不安席。愁氣狀,平故如怒喜忘,四肢浮腫不得舉止。亦治產後中風余疾方。

大黃(二兩半),人參,半夏,吳萸,柴胡,乾薑,細辛,桔梗,菖蒲(各二分),茯苓,川芎,甘草,川椒(一用桂心),石膏,桃仁(各三分)

上十五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酒下三丸,日三服。漸加至十丸(《翼方》無茯苓、川芎、甘草、石膏、桃仁。)

白話文:

【七氣丸】

主要治療七種氣:包括寒氣、熱氣、怒氣、恚氣、喜氣、憂氣和愁氣。這七種氣所導致的疾病會造成體內積聚物,像杯子一樣堅固,引發心腹部劇烈疼痛,影響飲食,症狀時有時無,發作時宛如瀕死。

寒氣會引起反胃和心臟滿脹感。熱氣會使人恍惚、頭暈目眩、精液流失。怒氣會讓人無法承受,感到上身熱痛,呼吸短促,好像要斷氣。恚氣會在心臟周圍形成積聚,使人心滿,無法進食。喜氣會讓人無法快速行走或長時間站立。

憂氣會讓人無法進行艱苦工作,睡覺時不安穩。愁氣會讓人心情起伏不定,易怒易喜且記憶力減退,四肢水腫,行動不便。此外,本藥也能治療產後風邪入侵的各種後遺症。

藥方成分:大黃(二兩半)、人參、半夏、吳茱萸、柴胡、乾薑、細辛、桔梗、菖蒲(各二分)、茯苓、川芎、甘草、川椒(或用肉桂)、石膏、桃仁(各三分)

將以上十五種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搓成梧桐籽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丸,每日三次,並以酒送服。可逐漸增加到每次十丸。

(注:《翼方》版本的配方未包含茯苓、川芎、甘草、石膏、桃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