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條辨》~ 卷四·雜說 (2)
卷四·雜說 (2)
1. 風論
《內經》曰:風為百病之長。又曰:風者善行而數變。夫風何以為百病之長乎?《大易》曰:元者善之長也。葢冬至四十五日,以後夜半少陽起而立春,於立春前十五日交大寒節,而厥隂風木行令,所以疏泄一年之陽氣,以布德行仁,生養萬物者也。故王者功德既成以後,制禮作樂,舞八俏而宣八風,所謂四時和,八風理,而民不夭折。
風非害人者也,人之腠理密而精氣足者,豈以是而病哉!而不然者,則病斯起矣。以天地生生之具,反為人受害之物,恩極大而害亦廣矣。葢風之體不一,而風之用有殊。春風自下而上,夏風橫行空中,秋風自上而下,冬風刮地而行。其方位也,則有四正四隅,此方位之合於四時八節也。
立春起艮方,從東北隅而來,名之曰條風,八節各隨其方而起,常理也。如立春起坤方,謂之衝風,又謂之虛邪賊風,為其乘月建之虛,則其變也。春初之風,則夾寒水之母氣;春末之風,則帶火熱之子氣;夏初之風,則木氣未盡,而炎火漸生;長夏之風,則挾暑氣、濕氣、木氣(未為木庫),大雨而後暴涼,則挾寒水之氣;久晴不雨,以其近秋也,而先行燥氣,是長夏之風,無所不兼,而人則無所不病矣。初秋則挾濕氣,季秋則兼寒水之氣,所以報冬氣也。
初冬猶兼燥金之氣,正冬則寒水本令,而季冬又報來春風木之氣,紙鳶起矣。再由五運六氣而推,大運如甲己之歲,其風多兼濕氣;一年六氣中,客氣所加何氣,則風亦兼其氣而行令焉。然則五運六氣非風不行,風也者,六氣之帥也,諸病之領袖也,故曰:百病之長也。其數變也奈何?如夏日早南風,少移時則由西而北而東,方南風之時,則晴而熱,由北而東,則雨而寒矣。四時皆有早暮之變,不若夏日之數而易見耳。
夫夏日曰長曰化,以盛萬物也,而病亦因之而盛,《隂符》所謂害生於恩也。無論四時之風,皆帶涼氣者,木以水為母也;轉化轉熱者,木生火也;且其體無微不入,其用無處不有,學者誠能體察風之體用,而於六淫之病,思過半矣。前人多守定一桂枝,以為治風之祖方;下此則以羌、防、柴、葛為治風之要藥,皆未體風之情,與《內經》之精義者也。
桂枝湯在傷寒書內,所治之風,風兼寒者也,治風之變法也,若風之不兼寒者,則從《內經》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甘,治風之正法也。以辛涼為正而甘温為變者何?風者木也,辛涼者金氣,金能制木故也。風轉化轉熱,辛涼苦甘則化涼氣也。
白話文:
【風論】
《內經》提到:風是眾多疾病的根源。又說:風的特性是善於行走且變化多端。那麼,為什麼風會成為眾多疾病的根本呢?
《易經》解釋:「元」是善的起源。在冬至過後的四十五天,夜半時刻少陽開始活躍,標誌著春天的到來。在立春前十五日,進入大寒節氣,這時厥陰風木開始掌管,它的職責是疏通一年的陽氣,像散播仁愛一樣滋養萬物。因此,當君王的功德成就後,會制定禮儀音樂,以八俏之舞宣揚八風,這樣四季和諧,八風有序,人民便不會早逝。
風並非要傷害人類,對於肌膚堅韌、精氣充沛的人來說,風不會導致他們生病。但對於身體狀況不佳的人,疾病便可能由此產生。原本天地間滋養生命的風,反而成了對人的威脅,恩惠越大,危害也越廣泛。風的形態不一,作用也各有不同。春風自下而上,夏風橫空而行,秋風自上而下,冬風刮地而走。風的方向有東南西北四個主要方向和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角落方向,這些方向與四季八節相配合。
立春時風起自艮方,即東北角,稱為條風。八節各依其方向起風,這是常態。如果立春時風起自坤方,即西南角,則被稱為衝風,也叫虛邪賊風,因為它乘著月建的虛弱而來,是風的異常表現。初春的風夾帶著寒水之氣,春末的風則帶著火熱之氣;初夏的風還有木氣,但炎熱的火氣逐漸增強;長夏的風則帶著暑氣、濕氣和木氣,大雨後驟然轉涼,風中還會夾帶寒水之氣;長期晴朗無雨,由於接近秋天,風中會先帶來燥氣,長夏的風包含各種氣息,人們也因此容易患病。初秋時風中帶著濕氣,深秋時則夾帶寒水之氣,這是回報冬天的氣息。
初冬時風還帶著燥金之氣,正冬時則是寒水之氣,深冬時則回報春天的風木之氣,紙鳶開始飛舞。再根據五運六氣理論來看,例如甲己年,風中多夾帶濕氣;一年中的六氣中,風也會根據主客氣的不同,夾帶不同的氣息,來執行其職責。由此可見,沒有風,五運六氣就無法運行,風是六氣的領導者,也是各種疾病的源頭,所以說它是「百病之長」。風的「數變」又是如何呢?例如夏天早晨的南風,不久就會變成西風、北風、東風,當南風吹拂時,天氣晴朗且炎熱;當風向北轉東時,天氣則轉為下雨且寒冷。四季都有早晚的氣候變化,只是夏天的變化更為明顯。
夏天是萬物生長茁壯的季節,疾病也因此而增多,這正是《陰符經》所謂的「恩惠帶來災難」。無論四季的風,都帶有涼氣,因為木以水為母;風的轉化帶來熱氣,因為木生火;而且風無孔不入,無處不在,學習者如果能深入理解風的特性和作用,對於六淫之病的理解就已超過一半了。前人大多固定使用桂枝作為治療風病的基本方劑;除此之外,則以羌活、防風、柴胡、葛根作為治療風病的主要藥材,但這些方法都未能深刻理解風的本質,以及《內經》的精確義理。
桂枝湯在傷寒書中,所治療的風,是夾帶寒氣的風,這是治療風病的一種變通方法。但如果風不夾帶寒氣,則應遵照《內經》的指導,對於風邪內侵,應使用辛涼藥物,輔以苦甘藥物,這是治療風病的正確方法。為什麼將辛涼視為正法,而將甘溫視為變法呢?風屬木,辛涼屬金,金能剋制木,所以能制風。風的轉化會帶來熱氣,辛涼和苦甘則能轉化為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