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楫

《醫燈續焰》~ 卷十八(補遺)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八(補遺) (1)

1.

夫手、足六陽之脈,皆上至頭,而面為諸陽之會。胃足陽明之脈,又起於鼻之交頞中,故面獨能耐寒也。設反惡寒及面寒者,胃寒。惡熱及面熱者,胃熱。面寒者,面多青白。面熱者,面多赤。面黃而斑駁者,胃中蟲積。面黃而已食如飢者,胃疸。面腫者,胃風。面瘡者,胃火。

膏粱積熱,以胃脈起於面,故面病多屬胃。亦有面瘡之屬脾肺風熱,面塵之屬肝膽燥熱,面䵟𪒟之屬風濕痰飲,又不獨一陽明胃也。宜後方選對證者,主治之。

白話文:

關於手和腳的六條陽脈,它們都向上到達頭部,而面部是這些陽脈的交匯點。胃部的足陽明脈,更始於鼻子與額頭的交界處,因此面部特別能夠抵抗寒冷。如果面部反而畏寒或感覺冷,那可能是胃部有寒。如果面部感到熱或發燒,那可能是胃部有熱。面部寒冷的人,臉色通常會顯得青白。面部熱的人,臉色則多顯紅色。如果臉色黃且有斑點,可能是胃中有寄生蟲。臉色黃但吃東西卻像餓狼一樣,可能是胃疸。面部浮腫,可能是胃風。面部長瘡,可能是胃火。

過量的高脂肪和高糖食物導致的熱氣,因為胃的脈絡起源於面部,所以面部的疾病大多屬於胃部問題。但也有可能面部長瘡是由脾肺風熱引起的,面部灰塵可能是肝膽燥熱的表現,面部的黑斑可能與風濕和痰飲有關,並不僅僅是胃部一個部位的問題。應根據後面的藥方選擇對症治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