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子賢
《六因條辨》~ 卷下 (8)
卷下 (8)
1. 風溫條辨第一
風溫初起,面赤口燥,身熱神迷,鼻鼾多寐,不語不食,此風熱上蒙。宜用葳蕤、知母、麥冬、桑葉、薄荷、沙參、杏仁、鮮菖蒲、廣鬱金、青竹葉等味,疏風清熱也。
風與溫合,化為壯火。壯火食氣,必傷肺金,故初起面赤拂鬱,鼻息如鼾。熱犯少陰,則神迷多寐。猶仲景所謂少陰症,但欲寐之意相彷彿也。至默默不語,不思飲食,皆系風熱混擾,清陽矇蔽。在幼稚為甚者,以體屬純陽,易於引風。故用桑葉、薄荷疏風邪,杏仁、玉竹、沙參、麥冬、知母清溫熱,毋使傳變為要。
白話文:
風溫初期,臉紅口乾,身體發熱神志不清,鼻鼾聲重且嗜睡,不說話也不吃東西,這是風熱之邪侵犯頭面所致。應該使用葳蕤、知母、麥冬、桑葉、薄荷、沙參、杏仁、鮮菖蒲、廣鬱金、青竹葉等藥物,以疏散風邪,清泄體內熱邪。
風邪和溫邪結合,就會形成強烈的熱邪。這種強烈的熱邪消耗人體的氣血,必然損傷肺臟,所以初期會出現臉紅煩躁,呼吸如鼾聲。熱邪侵犯少陰經,就會導致神志不清嗜睡。這和張仲景所說的少陰病症相似,都有嗜睡的症狀。至於沉默寡言,不想吃東西,都是因為風熱邪氣擾亂身體,阻塞了陽氣的運作。幼兒更容易患此病,因為他們的體質屬陽氣旺盛,容易受到風邪的侵襲。所以要使用桑葉、薄荷疏散風邪,用杏仁、玉竹、沙參、麥冬、知母清泄溫熱,防止病情轉變才是最重要的。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