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子賢

《六因條辨》~ 卷下 (6)

回本書目錄

卷下 (6)

1. 傷風條辨第二

傷風汗出,頭痛已減,猶然鼻塞聲重,咳嗽多痰,此寒邪襲肺。宜用蘇梗、前胡、杏仁、象貝、桑皮、地骨皮、橘皮、枇杷葉等味,宣肺透邪也。

此風邪已散,寒氣猶留,若非疏散,恐生他患。故以蘇梗、前胡、杏仁降氣,桑皮、地骨瀉肺,橘皮、象貝消痰,枇杷葉清氣。是邪在上焦,藥用輕浮,恰到肺位也。宜矣。

白話文:

傷風初期流汗,頭痛減輕,但鼻子仍然塞住,聲音嘶啞,咳嗽痰多,這是寒邪入侵肺部。應該用蘇梗、前胡、杏仁、貝母、桑白皮、地骨皮、橘皮、枇杷葉等藥材,以宣通肺氣,驅散邪氣。

風邪已散,但寒邪仍然殘留,如果不疏散寒邪,恐怕會導致其他疾病。所以用蘇梗、前胡、杏仁來降氣,用桑白皮、地骨皮來瀉肺,用橘皮、貝母來化痰,用枇杷葉來清肺氣。因為邪氣在上焦,所以藥性輕浮,正好作用於肺部。這樣治療是恰當的。

2. 傷風條辨第三

傷風鼻氣重濁,喘逆痰嘶,胸肋板痛,此寒與飲結,內阻肺絡。宜用蘇子、前胡、桑皮、杏仁、橘紅、半夏、茯苓、旋覆花、枇杷葉等味,降氣撤飲也。

鼻塞重濁,肺失清肅,喘咳胸板,宿飲內結。夫飲為陰邪,因寒則動,內阻肺絡,外襲皮毛。苟非內撤飲邪,外疏風寒,則何可兩解。故宜蘇子、前胡、桑皮、杏仁開肺降逆,法半夏、茯苓、旋覆花、橘紅滌飲和胃,俾肺氣開而寒飲化,則病漸解也。

白話文:

傷風導致鼻塞、呼吸氣息沉濁、喘息咳嗽痰多聲音嘶啞、胸肋疼痛,這是寒邪和水飲停滯,阻塞肺部經絡。應該使用蘇子、前胡、桑皮、杏仁、橘紅、半夏、茯苓、旋覆花、枇杷葉等藥物,以達到降氣化痰、排除水飲的作用。

鼻塞嚴重、呼吸氣息沉濁,肺臟失去清肅的功能,喘咳並伴有胸肋疼痛,體內積聚了宿留的水飲。水飲屬於陰邪,因為寒邪而致使水飲活動起來,阻塞肺部經絡,並侵襲皮膚毛髮。如果不從內部排除水飲邪氣,同時疏通外在的風寒,那麼就無法同時解決問題。因此,應該使用蘇子、前胡、桑皮、杏仁來宣肺降逆,用半夏、茯苓、旋覆花、橘紅來化除水飲和胃,使肺氣暢通,寒飲得以化解,病情就能逐漸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