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六氣玄珠密語》~ 卷之十七 (7)
卷之十七 (7)
1. 六元還周紀篇
太陰(司天也,土運太陰故為第三也)、少宮(中見土運)、太陽(下見太陽水在泉,土還上與天同下勝地)。風清勝復同(土不及災,五宮即木行風化,木來勝於土,勝至甚也,即金行清令復勝於木,土乃平調故名風清勝復同,同者金勝同前勝也)。巳醜太一天符,巳未太一天符(巳運土,丑未年土上,太陰司天土三者合會故名太一天符也)。其運雨風涼(土行雨令土本化也,風者木來勝土也,涼者金來勝木也,土合天符惟土雨獨化,即風涼二化不來勝)。太宮(巳醜、巳未,巳土運官土音也,上合天符故太宮,此為元首也)。少商(即巳醜生庚寅,巳未生庚申,庚金運商金音也,寅申陽年太過當太商,今少商者,即寅申上見少陽相火司天,名曰天刑故少商此資生第二元)。少羽終(此庚寅生辛卯,庚申生辛酉,辛水運羽水音也,卯酉陰年不及故少羽也,此資生第三元)。太角初(此辛卯生壬辰,辛酉生壬戌,壬木運角木音也,辰戌陽年太過故太角也,此資生第四元)。太徵(此壬辰生癸巳,壬戌生癸亥,癸生第二元也)。太宮(以下缺注)。
太陰、少商、太陽、執寒勝復同。乙丑、乙未。其運涼熱寒。太商、太羽終、太角、少徵、太宮、太商、太陰、少羽、太陽、雨風勝復同。
辛丑辛未(未正化,醜對化)。其運寒雨風(寒者水運之本化,雨者土來勝水,風者水復勝土,故此三化令也)。太羽終(辛丑、辛未,辛水運羽水音也,丑未陰年當少羽,令太羽者,即太陽在泉與地合故太羽此元首)。少角初(此辛丑生壬寅,辛未生壬申,壬木運角木音也,寅申陽年今少角者,木見火虛,上司天火也,故少角此資生第一元也)。太徵(此壬寅生癸卯,壬申生癸酉,癸火運徵火音也,卯酉陰年當少徵,今太徵者,即卯木生火火王也,此資生第三元)。太宮(此癸卯生甲辰,癸酉生甲戌,甲土運宮土音也,辰戌陽年太過故太宮也,此資生第四元)。少商(此甲辰生乙巳,甲戌生乙亥,乙金運商金音也,巳亥陰年不及故少商也,此資生第五元也)。太羽終(此乙巳生丙午,乙亥生丙子,丙終見辛首,丙尾辛共水運,此六元羽復還周也)。
帝曰善,少陰之政奈何?岐伯曰:子午之紀也。少陰(司天也,木運少陰故為第一)。太角(中見木運)。陽明(下見陽明在泉)。壬子壬午(午正化,子對化)。其運風鼓(木運行風化令)。其化鳴紊啟拆(木得初氣,即發生萬物,故風鳴條紊裂啟拆萌牙生長也)。其變振拉摧拔(太過即今變易也,風傷木)。其病支滿(太過即傷肝,久及於脾也)。太角初(此壬子、壬午,壬木運角木音也,子午陽年當太角故為元首也)。太徵(此壬午生癸未,壬子生癸丑,癸火運徵火音也,丑未陰年不及當少徵,不太徵者,即癸在丑即干合直符也,故醜太未少也,故兩說之,此資生第二元也)。太宮(此癸未生甲申,癸丑生甲寅,甲土運宮土音也,寅申陽年太過故太宮也,此資生第三元也)。太商(此甲申生乙酉,甲寅生乙卯,乙金運商金音也,卯酉陰年不及當少商也,今太商者何也,即上見陽明金司天令天符也,此資生第四元也)。太羽終(此乙卯生丙辰,乙酉生丙戌,丙水運羽水音也,辰戌陽年太過故太羽也,此資生第五元也)。太角(此丙辰生丁巳,丙戌生丁亥,丁木運角木音也,巳亥陰年不及當少角也,今太角者何也,上見厥陰木司天運合天符也,此丁逢壬還周也)。
白話文:
六元還周紀篇
這篇文本描述的是一種古代中醫理論,以五行和天干地支的運行規律來解釋人體和自然的變化。
首先,它闡述了一個循環系統,由太陰、少宮、太陽三個階段組成,並以土的運行為主線。風清勝復同描述的是一種五行相生相剋的平衡狀態,土的不足會導致木(風)盛行,進而被金(清)所制衡,最終達到平衡。巳醜、巳未與太一天符的關係,說明了土的運作與天符的關係。其運雨風涼則描述了土運的表現形式,以及木、金的干擾和制衡。太宮作為元首,象徵著這個循環的開始。少商、少羽終、太角初、太徵等,則依次描述了這個循環中不同階段的能量變化,這些階段也與天干地支及五行相生相剋的關係密切相關。
接下來,文本列舉了另一個循環,由太陰、少商、太陽等組成,並解釋了乙丑、乙未時期的氣候特徵(涼熱寒)。
最後一部分闡述了以少陰為主的另一個循環系統。少陰、太角、陽明是這個系統的三個階段,木的運行為主線。文本詳細描述了壬子壬午時期的氣候特徵(風鼓),以及木的生長、衰敗和所導致的疾病。 太角初、太徵、太宮、太商、太羽終、太角等,則同樣是描述這個循環中不同階段的能量變化和五行相生相剋關係,並解釋了不同階段名稱的由來,例如太徵的「太」是因為癸火旺盛,太羽終的「太」是因為丙水旺盛等等,並說明了循環最終回到起始狀態。 整個系統的運作與天干地支、五行以及天符等概念密切相關。
總體來說,這段文字描述了一個複雜的、以五行和天干地支為基礎的循環系統,旨在闡述自然和人體的運行規律,並用來解釋疾病的發生發展。 文本中大量使用了古代中醫術語,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才能完全理解其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