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一難經》~ 六十六難

回本書目錄

六十六難

1. 六十六難

六十六難曰:經言肺之原出於太淵,心之原出於太陵,肝之原出於太衝,脾之原出於太白,腎之原出於太谿,少隂之原出於兑骨,膽之原出於丘墟,胃之原出於衝陽,三焦之原出於陽池,膀胱之原出於京骨,大腸之原出於合谷,小腸之原出於腕骨。十二經皆以俞為原者,何也?

然,五藏俞者,三焦之所行,氣之所留止也。

三焦所行之俞為原者,何也?

然,齊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於五藏六府。原者,三焦之尊號也,故所止輒為原。五藏六府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

白話文:

六十六難

古代醫經記載:肺經的原穴在太淵,心經的原穴在大陵,肝經的原穴在太衝,脾經的原穴在太白,腎經的原穴在太谿;少陰經的原穴在兌骨(神門),膽經的原穴在丘墟,胃經的原穴在衝陽,三焦經的原穴在陽池,膀胱經的原穴在京骨,大腸經的原穴在合谷,小腸經的原穴在腕骨。為何十二經脈都將「俞穴」當作「原穴」呢?

這是因為五臟的俞穴,是三焦之氣運行和停留的部位。

為何三焦運行的俞穴會被稱為原穴?

臍下腎間動氣(命門之氣)是人的生命之源,也是十二經脈的根本,所以稱之為「原」。三焦是原氣的使者,負責輸布上、中、下三焦之氣,貫通五臟六腑。「原」是三焦的尊稱,因此三焦之氣停留的穴位就稱為原穴。當五臟六腑有病時,都可取用各經的原穴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