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 卷十五 (1)
卷十五 (1)
1. 咳嗽
一痘五朝,勻澤紅潤稀朗,頂平陷,痰嗽甚,此傷風失表,邪客肺經。但膿期患此,難於補托,用甘、桔、前、芩、桑、杏、橘、蔞而愈。
一痘七朝,不易起脹,喘咳吐食,此毒壅也,清理解散而愈。
一痘收靨,厚而乾黑,身熱咳嗽,風寒客肺也,麻黃湯愈。
一痘收疤,咳嗽,咽膈不利,用甘、桔、翹、防、蒡、陳皮、射干、元參輩愈。
一痘後傷風,咳嗽發熱,用解表藥,反汗喘。用二陳湯加桑、杏、山梔,反加搐搦。此脾胃虛弱也,用補中益氣湯加麥冬、五味、鉤藤而愈。
一痘痰嗽,諸藥不效,用黑散子而愈。
一痘後咳嗽連聲不續,痰鳴欲絕,嗽罷吐白沫,面唇白,飲食少,不得臥,此虛而攻肺,下痰過劑也。小異功散加藿、半、蔞、粉、冬,又用人參清肺飲而愈。此救子益母之法也。
一痘後咳嗽,吐膿腥臭,胸中隱隱作痛,右脈數滑,乃餘毒在胸,作內癰也。用橘、貝、甘、桔、芩,合翹、蒡、知、蔞、防己,並蒸百合服愈。
一痘久嗽不已,腰背痛,此腎咳也,地黃湯加麥冬、五味子而愈。
一痘十二朝,咳嗽,旬余不止,服發表化痰藥多,反吐膿血。此脾肺虛,重傷真氣,成肝癰也,用桔梗湯而愈。
萬密齋治陶氏子,痘將靨,咳嗽喘急,用甘桔湯加麥冬、牛蒡未效。此肺有火邪,火鬱宜發之,乃去麥冬,加紫蘇、地骨皮,一服而安。
白話文:
咳嗽
痘疹發出第五天,疹子顏色勻稱紅潤,稀疏明亮,痘頂平坦或略微凹陷,痰嗽嚴重,這是傷風感冒導致邪氣入侵肺經。但如果在膿疱期患上此病,不容易用補托法治療,可用甘草、桔梗、前胡、黃芩、桑白皮、杏仁、橘皮、蔞仁等藥物治療。
痘疹發出第七天,疹子不易隆起,伴隨喘咳、嘔吐、飲食減少,這是毒邪壅滯所致,需用清熱解毒、散邪的藥物治療。
痘疹結痂,痂厚而乾燥發黑,伴隨發熱咳嗽,這是風寒侵襲肺經,可用麻黃湯治療。
痘疹結痂脫落後咳嗽,咽喉不利,可用甘草、桔梗、翹搖、防風、牛蒡子、陳皮、射干、元參等藥物治療。
痘疹痊癒後受風感冒,咳嗽發熱,服用解表藥卻反而出汗喘息;服用二陳湯加桑白皮、杏仁、山梔子,又出現抽搐。這是脾胃虛弱所致,可用補中益氣湯加麥冬、五味子、鉤藤治療。
痘疹後痰嗽,各種藥物均無效,可用黑散子治療。
痘疹後咳嗽連續不斷,痰鳴聲重,咳嗽後吐出白色泡沫,面色唇色蒼白,飲食減少,不能平臥,這是因身體虛弱而邪氣侵犯肺經,且瀉下祛痰藥物用量過多所致。可用小異功散加藿香、半夏、蔞仁、白芷、冬瓜仁,並服用人參清肺飲治療。這是救治危重病人的方法。
痘疹後咳嗽,咳出膿痰,膿痰腥臭,胸中隱隱作痛,右脈搏動頻數而滑利,這是體內尚有餘毒,形成內部膿腫。可用橘皮、貝母、甘草、桔梗、黃芩,配合翹搖、牛蒡子、知母、蔞仁、防己,並蒸百合一起服用治療。
痘疹後久咳不止,腰背疼痛,這是腎虛引起的咳嗽,可用地黃湯加麥冬、五味子治療。
痘疹發出第十二天,咳嗽持續十多天不止,服用發表化痰藥物過多,反而吐出膿血。這是脾肺虛弱,嚴重損傷正氣,形成肝臟膿腫,可用桔梗湯治療。
萬密齋醫生治療陶氏之子,痘疹將要結痂,咳嗽喘息急促,服用甘桔湯加麥冬、牛蒡子無效。這是肺部有火邪,火邪鬱結需疏通發散,於是去掉麥冬,加入紫蘇、地骨皮,一劑藥便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