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二十七 (4)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七 (4)

1. 疥癬

一痘感暑毒,靨後,頭髮珠子,因用香薷飲合犀角地黃湯加荊、防,服而愈。

一痘後遍身生瘡,忽自愈,而喘脹搐搦。此同倒陷論,先用升發,使再作,後用犀角解毒湯加人參而愈。亦有用百解散,發為丹腫者。

一痘遍身膿瘡,久而肌瘦潮熱。此毒已外泄,宜固正氣為主,補中益氣湯加苡、芍、茯、防、銀花、石斛,外治水銀膏。

一女十七,痘後膿疥,逢時即發,苦參四兩,歸、芍、芎、防、荊芥、白芷、牛蒡、枸杞、連翹、蔓荊、薄、蒺、蔞、丹、胡麻、首烏各一兩,黃米糊丸,盡劑而愈。

一女痘順,十二朝成膿疥,身熱煩躁,此毒壅失解也。幸正不容邪,以歸、芍、翹、蒡、芷、防、苡、銀花治愈。若失於解散,多有損其肢目者矣。

白話文:

疥癬

一個病人因暑熱毒邪入侵而長痘,痘疹消退後,頭髮上長了像珠子一樣的小疹子,用香薷飲加犀角地黃湯,再加入荊芥、防風後服用,病就好了。

另一個病人長痘後全身長瘡,突然自己好了,卻出現呼吸困難、腹脹、抽搐等症狀。這屬於內陷的症狀,先用升提的藥物使病情再次發作,然後用犀角解毒湯加人參治療,病就好了。也有人用百解散治療,結果瘡變成丹毒腫脹。

一個病人長痘後全身膿瘡,時間久了身體消瘦、潮熱。這說明毒邪已經外泄,應以扶正固本為主,服用補中益氣湯,再加入苡仁、芍藥、茯苓、防風、金銀花、石斛,並外用水銀膏治療。

一個十七歲的女子,長痘後出現膿瘡和疥瘡,每逢特定時間就會發作。用苦參四兩,以及歸脾、芍藥、川芎、防風、荊芥、白芷、牛蒡子、枸杞子、連翹、蔓荊子、薄荷、蒺藜、蔞麻子、丹參、胡麻仁、何首烏各一兩,用黃米糊做成丸藥服用,服完藥後病就好了。

一個女子長痘順利,十二天后卻出現膿瘡和疥瘡,伴隨發熱煩躁,這是毒邪鬱積未解所致。幸好正氣充足,邪氣無法侵犯,用當歸、芍藥、連翹、牛蒡子、白芷、防風、苡仁、金銀花治療就好了。如果治療方法失當,未能及時疏散毒邪,往往會損傷肢體和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