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杏軒醫案》~ 續錄 (29)
續錄 (29)
1. 許月鄰翁令愛齒衄
月翁令愛患齒衄,藥服生地、丹皮、赤芍、連翹、石膏、升麻之屬,衄反甚。予於方內除升麻加犀角,一服即止。翁問曰:古人治血證,用犀角、地黃湯云,無犀角代以升麻。蓋升麻能引諸藥入陽明也,今服之不效,豈古方不足信與。予曰:朱二允有言:升麻性升,犀角性降,用犀角止血,乃借其下降之氣,清心肝之火,使血下行歸經耳。倘誤用升麻,血隨氣升,不愈湧出不止乎。
古方未可盡泥也。翁又問入陽明清胃熱,藥品尚多,惟犀角與齒衄相宜者,得無齒屬上部,角長於頭,本乎天者親上之義耶?予曰:不寧惟是,人之上齒屬足陽明,《禮》云戴角者,無上齒。陽明之血脈,上貫於角,齒衄用之輒應者,職是故也。
安波按:醫工古方而不知更變,猶一匠人拆舊料起翻房地基,雖合而關筍鉤角,總須刀鋸也。
白話文:
許月鄰先生的女兒得了牙齦出血,吃藥用了生地、丹皮、赤芍、連翹、石膏、升麻等藥,出血反而更嚴重。我把藥方裡的升麻去掉,加上犀角,吃一帖就好了。許先生問說:「古人治療血證,用犀角地黃湯,說沒有犀角可以用升麻代替。因為升麻可以引導藥力到陽明經。現在吃了升麻沒效,難道是古代的藥方不可靠嗎?」
我說:「朱二允說過,升麻藥性是往上走的,犀角藥性是往下走的。用犀角止血,是藉助它下降的氣勢,來清除心肝的火氣,讓血往下走回正常的經絡。如果誤用升麻,血會隨著氣往上跑,不是會流得更兇嗎?所以古代的藥方不可以完全照搬。」
許先生又問:「進入陽明經來清除胃熱的藥物還有很多,只有犀角和牙齦出血最適合,難道是因為牙齒屬於上部,而角是長在頭上的,符合『本乎天者親上』的道理嗎?」
我說:「不僅是這樣,人的上牙齒是屬於足陽明經,《禮記》說,戴角的動物沒有上牙齒。陽明經的血脈,向上貫穿到角,所以牙齦出血用犀角特別有效,道理就在這裡。」
安波評論說:「醫生只會用古方而不知道變通,就像一個工匠拆舊材料來重建房子地基,就算材料吻合,關筍鉤角,總還是需要用刀鋸來修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