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塵醫話》~ 卷二 (5)
卷二 (5)
1. 胎前論治
若嗽不止,胎動不安,加人參一錢,天冬一錢,百合一錢五分,歸身一錢炒焦,白芍八分炒焦。
孕婦咳嗽吐血,宜服涼血安胎飲。
生地(三錢),天冬(一錢),紫菀(一錢),知母(八分),白朮(八分,蜜水炒),麥冬(一錢),歸身(一錢),陳皮(四分,炒),甘草(四分),黃芩(四分)
孕婦霍亂吐瀉,心煩腹痛,先服六和湯,繼服安胎飲。
人參(一錢),木瓜(八分,炒),扁豆(三錢),茯苓(一錢五分),製半夏(五分),砂仁(三分,研),陳皮(六分,炒),藿香(五分),甘草(三分),杏仁(錢半,去皮尖),竹茹(六分),生薑(一片),大棗(二枚)
煎服。
安胎飲
蜜炙黃耆(八分),杜仲(二錢),茯苓(一錢五分),黃芩(一錢),生白朮(八分),阿膠(一錢),川斷(一錢五分),炙甘草(三分),蘇葉(四分),陳皮(六分)
加糯米百粒。
孕婦瘧疾往來寒熱,宜服六和安胎飲。
人參(五分),白朮(八分),歸身(一錢五分),川芎(四分),條芩(八分,炒),製半夏(五分),藿香(六分),蘇葉(四分),茯苓(一錢五分),砂仁(二分)
重者,加柴胡三四分。
孕婦壅熱,心神煩躁,口渴舌乾,或舌苔黃黑,宜加減參麥散。
人參(五分),廣皮(四分),歸身(一錢,鹽水炒),知母(一錢),條芩(八分,炒),麥冬(一錢五分),石斛(二錢)
孕婦熱病斑疹紫赤,小便短赤,氣急欲絕,腹痛胎欲落之象,症雖危險,宜服梔蔥豉湯以救之。
黑山梔(一錢),黃芩(一錢),升麻(四分),青黛(五分),鮮生地(二錢),淡豆豉(四十九粒),杏仁(十粒,去皮尖),石膏(一錢五分),蔥白(七寸)
孕婦嘔吐不食,胸中煩躁,宜生津葛根湯。
人參(五分),麥冬(一錢),梔子(八分,炒黑),知母(八分),葛根(七分,煨),竹茹(六分),蘆根(二錢),蔥白(二寸)
孕婦吐血衄血,忽然口噤項強背直,皆失血所致,非類中風也。宜加減安胎飲。
人參(一錢),當歸(一錢五分,炒),白朮(一錢),大生地(二錢),條芩(八分),純鉤藤鉤(二錢),荊芥(四分,炒黑),陳皮(四分,炒),甘草(三分),麥冬(一錢,去心)
孕婦每三月殞胎,是肝虛血不能養胎也。宜人參阿膠湯,預先服之。
人參(一錢),阿膠(一錢五分,蛤粉炒珠),當歸(一錢五分,水炒),川芎(四分),白芍(一錢二分,炒),桑寄生(一錢二分)
孕婦傷胎,胎死腹中,口噤昏沉,腹中脹痛,血上衝心,急宜服佛手散。
當歸(六錢),川芎(三錢)
水七分,酒三分,煎服數劑。
臨產交骨不開,及橫生倒產,宜急服加味芎歸湯。
白話文:
胎前論治
孕婦咳嗽不止,胎動不安,可加入人參、天冬、百合、焦炒當歸、焦炒白芍。
孕婦咳嗽吐血,宜服用涼血安胎飲(生地、天冬、紫菀、知母、蜜水炒白朮、麥冬、當歸、炒陳皮、甘草、黃芩)。
孕婦霍亂嘔吐腹瀉,心煩腹痛,先服用六和湯,然後服用安胎飲。 (六和湯:人參、炒木瓜、扁豆、茯苓、製半夏、研砂仁、炒陳皮、藿香、甘草、去皮尖杏仁、竹茹、生薑、大棗)
安胎飲:蜜炙黃耆、杜仲、茯苓、黃芩、生白朮、阿膠、川斷、炙甘草、蘇葉、陳皮,另加糯米。
孕婦瘧疾寒熱往來,宜服用六和安胎飲。(六和安胎飲:人參、白朮、當歸、川芎、炒條芩、製半夏、藿香、蘇葉、茯苓、砂仁,症狀嚴重者,可加柴胡。)
孕婦陰虛內熱,心神煩躁,口渴舌乾,或舌苔黃黑,宜加減參麥散(人參、廣皮、鹽水炒當歸、知母、炒條芩、麥冬、石斛)。
孕婦熱病出現紫赤斑疹,小便短赤,呼吸急促,危及生命,腹痛胎欲滑落,即使情況危急,也應服用梔蔥豉湯搶救(黑山梔、黃芩、升麻、青黛、鮮生地、淡豆豉、去皮尖杏仁、石膏、蔥白)。
孕婦嘔吐不進食,胸悶煩躁,宜服用生津葛根湯(人參、麥冬、炒黑梔子、知母、煨葛根、竹茹、蘆根、蔥白)。
孕婦吐血鼻出血,突然口噤、項強、背直,皆因失血所致,非中風,宜加減安胎飲。(加減安胎飲:人參、炒當歸、白朮、大生地、條芩、純鉤藤、炒黑荊芥、炒陳皮、甘草、去心麥冬)
孕婦每三個月胎兒就流產,是肝虛血不足以養胎,宜服用人參阿膠湯預防。(人參阿膠湯:人參、蛤粉炒珠阿膠、水炒當歸、川芎、炒白芍、桑寄生)
孕婦傷胎,胎死腹中,口噤昏迷,腹部脹痛,血衝心,需緊急服用佛手散(當歸、川芎)。
臨產時骨盆無法張開,或胎位不正,需緊急服用加味芎歸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