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梅澗

《重樓玉鑰》~ 卷下 (5)

回本書目錄

卷下 (5)

1. 手少陰心經穴

手少陰心經。起於極泉。終於少衝。脈起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系上俠咽系目系。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循臑內後廉。行手太陰肺。心主之後。下肘內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凡九穴。今取二穴。

少衝(一名經始),在手小指內側端。去爪角如韭葉。手少陰所出為井。刺一分。留一呼。灸一壯。主治熱病煩滿。心火炎上。眼赤血少。嘔吐血沫。口熱咽酸。乍寒乍熱。臑臂內後廉痛。手彎不伸。乾坤生意云。此為十井穴。凡中風跌倒。卒暴昏沉。雙單蛾痹。喉緊不開。以三稜針刺此穴。及少商諸穴。使血氣流通。乃救急之要法也。

通里,在腕側後一寸陷中。手少陰絡。別走手太陽經。刺三分。灸三壯。主治熱病頭痛目眩。喉痹苦嘔。肘臂腫痛。神農經云。治目眩頭疼。可灸七壯。馬丹陽云。治欲言聲不出實則四支重。頭腮面頰紅。喉閉氣難通。不能飲食。以三稜針微刺出血。不宜灸。

白話文:

這是關於手少陰心經的穴位介紹,該經脈起始於極泉穴,終止於少衝穴。心經從心中開始,連接心臟系統,穿過橫膈膜,連接到小腸。其中一條分支從心臟系統上行,夾著咽喉連接到眼睛的系統。另一條直線則回到心臟系統,再向上到肺部,然後向下穿出腋下,沿著手臂內側後緣行走,位於手太陰肺經和手厥陰心包經的後方。然後它會下行到肘部內側,沿著前臂內側後緣,一直到手掌後方的尖骨末端,進入手掌內側後緣,沿著小指內側,最後出現在指尖。總共有九個穴位,但我們主要討論兩個穴位。

少衝穴(又稱為經始穴),位於手小指內側的末端,距離指甲邊緣約像一片韭菜葉的寬度。這是手少陰心經的起始點。針刺時深度為一分,停留時間為一次呼吸,艾灸時使用一個壯。它可以治療熱病、心煩、心火上炎導致的眼睛紅赤、血少、嘔吐血沫、口腔熱、咽喉酸、忽冷忽熱、上臂內側後緣疼痛、手彎無法伸展等症狀。乾坤生意記載,此穴屬於十井穴之一,對於中風、摔倒、突然昏迷、雙蛾或單蛾的麻痺、喉嚨緊閉無法張開的情況,可以使用三稜針刺激此穴和少商穴等,讓血液氣流暢通,是急救的重要方法。

通裏穴,位於手腕後方一寸的凹陷處,這是手少陰心經的絡穴,與手太陽小腸經相連。針刺深度為三分,艾灸三次壯。它可以治療熱病導致的頭痛、目眩、喉嚨疼痛、噁心嘔吐、肘臂腫痛等症狀。根據神農經記載,可以治療頭疼、目眩,艾灸七次壯。馬丹陽指出,如果想說話卻發不出聲音,四肢沉重,面部、頰部紅色,喉嚨閉塞、呼吸困難,不能進食的情況下,可以使用三稜針輕微刺激出血,但不建議艾灸。

2. 足陽明胃經穴

足陽明胃經之脈。起於鼻之交頞中旁。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上入齒中。還出俠口環出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循髮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其支者。起於胃下口。

循腹裡。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臏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外間。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別入中指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大指間出其端。凡四十五穴。今取八穴。

頭維,在額角入髮際。神庭旁開四寸五分。足少陽陽明之會。刺三分。沒皮向下。禁灸。主治頭風疼痛如破目疼淚出不明。玉龍賦云。兼攢竹能治目痛頭痛。

頰車(一名曲髃一名曲牙),在耳下曲頰端。近前陷中。側臥開口取之。刺三分。灸三壯。一曰灸七壯。至七七壯。炷如小麥。主治中風牙關不開。失音不語。口眼歪斜。頰腫齒痛。不能嚼物。頸強不得回顧。凡口眼喎斜者。喎則左瀉右補。斜則左瀉右補。靈光賦云。針齒痛。

地倉(一名會准),夾口吻旁四分外如近下微有動脈。若久患風。其脈亦有不動者。手陽明足陽明任脈陽蹺之會。刺三分。留五呼。灸七壯。病左治右。病右治左。若過大口反喎。卻灸承漿即愈。主治偏風口眼歪斜。牙關不開。齒痛頰腫。靈光賦云。地倉能止口流涎。

缺盆(一名天蓋),在肩上橫骨陷中。為五臟六腑之通。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壯。刺太深令人逆息。孕婦禁針。主治喉閉汗出瘰癧寒熱。缺盆中腫外潰。傷寒胸中熱不已。

陰市(一名陰鼎),在膝上三寸。伏兔下陷中。拜而取之。刺三分。留七呼。禁灸主治腰膝寒如注水。痿痹不仁。不得屈伸。寒疝小腹痛滿少氣。千金云。水腫腹大灸。隨年壯。

犢鼻,在膝臏下胻骨上。骨解大筋陷中。形如牛鼻。故名。一曰在膝頭下。近外窟解中。刺六分。灸三壯。一曰刺三分。主治膝痛不仁。難跪起。腳氣。靈光賦云。善治風邪濕。

足三里(即下陵穴),在膝眼下三寸。胻骨外廉大筋內宛宛中,。坐而豎膝低跗取之。極重按之。則跗上動脈正矣。足陽明所入為合。刺五分。留七呼。灸三壯。千金云。灸二百壯。至五百壯止。一云。小兒忌灸三里。三十外方可灸。不爾反生疾。秋月不宜出血。恐土虛也。

主治胃寒心腹脹痛。逆氣上攻。藏氣虛憊。胃氣不足。惡聞食臭。腹痛腸鳴。食不化。大便不通。小腸氣。華陀云。療五勞七傷。羸瘦虛乏瘀血乳癰外臺明堂云。人年三十已外。若不灸三里。令氣上衝目使眼無光蓋以三里能下氣也。千金云。凡邪病大呼罵走。三里主之。名鬼邪。

太乙歌云。兼束骨刺。治項強腫痛。體重腰癱。又云合太衝中封。治行步艱難。百證賦云。兼陰交。治中邪霍亂。天星秘訣云。兼二間。治牙疼頭痛。並喉痹小便不利等症。

厲兌,在足大指次指之端。去爪甲如韭葉。按本輪篇曰。厲兌者。足大指內次指之端也。經脈經筋等篇。俱雲中指繆刺篇曰。邪客於足陽明之絡。刺足中指次指爪甲上。各一痏。據此諸篇之說。可見中指次指之間。皆陽明脈所發也。足陽明所出為井。刺一分。留一呼。灸一壯。主治面腫喉痹。齒齲惡風。百證賦云。與隱白相偕。治夢魘不寧。

白話文:

【足陽明胃經穴】

足陽明胃經的脈絡,起源於鼻子旁邊,經過額部中間,和太陽經絡交會。然後向下沿著鼻翼,進入上齒,再迴繞出口腔兩側,環繞脣部下方,交叉於承漿穴。再沿著頰部後下方,出現在大迎穴,經過頰車穴,向上到達耳朵前方,沿著髮際到達額部。其中有一分支,從大迎穴前方,下行至人迎穴,沿著喉嚨進入缺盆穴,穿過膈肌,連接胃部,絡於脾臟。主幹則從缺盆穴下行,經過乳房內側,沿著肚臍兩側,進入氣街中。另有一分支,從胃的下口開始。

沿著腹部內側,下行至氣街中,匯合後,再下行至髀關穴,抵達伏兔穴下方,膝蓋髕骨中間,再下行沿著小腿外側,進入足背,最終進入第二趾的外側。其中一分支,下行至踝骨上方三寸處,再分岔進入第二趾的外側。另一分支,則從足背大拇趾間出來,終點位於趾尖。總共有四十五個穴位,現選取其中八個。

頭維穴,位於額角進入髮際,神庭穴旁邊開口四寸五分處,是足少陽和足陽明兩條經絡的交會點。針刺深度為三分,垂直向下,禁止灸法。主治頭風疼痛、眼睛疼痛、淚水分泌增多、視力模糊。

頰車穴(又稱曲髃穴或曲牙穴),位於耳下曲頰末端,靠近前面凹陷中,側躺時張嘴即可找到。針刺深度為三分,灸法為三壯,也有說法為七壯,甚至七七壯,艾炷大小如小麥。主治中風導致的牙關緊閉、失聲無法言語、口眼歪斜、頰部腫脹、牙齒疼痛、無法咀嚼食物、頸部僵硬無法轉動。對於口眼歪斜的情況,如果是左側歪斜,則對右側進行瀉法,反之亦然。

地倉穴(又稱會準穴),位於嘴脣兩側旁邊四分外,接近下方有輕微動脈的地方。如果長期患有風濕,動脈可能不會跳動。此穴為手陽明、足陽明、任脈、陽蹺的交會點。針刺深度為三分,留針時間為五次呼吸,灸法為七壯。治療時遵循左病治右、右病治左的原則。如果嘴部過度張開導致歪斜,可以灸承漿穴來治療。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牙關緊閉、牙齒疼痛、頰部腫脹。

缺盆穴(又稱天蓋穴),位於肩膀上方,橫骨凹陷中,是五臟六腑的通道。針刺深度為三分,留針時間為七次呼吸,灸法為三壯。針刺過深可能導致呼吸困難,孕婦禁止針刺。主治喉部閉塞、出汗、淋巴結腫大、寒熱交替、缺盆中腫脹外溢、感冒導致的胸部熱感持續不退。

陰市穴(又稱陰鼎穴),位於膝蓋上方三寸,伏兔穴下方凹陷中,拜倒時可以找到。針刺深度為三分,留針時間為七次呼吸,禁止灸法。主治腰部和膝蓋寒冷如注水、萎縮麻痺、無法屈伸、寒疝、小腹疼痛、呼吸短促。《千金要方》提到,對於水腫和腹部膨大的情況,可以使用灸法,灸法次數根據年齡決定。

犢鼻穴,位於膝蓋髕骨下方,小腿骨上方,形狀如同牛鼻,因此得名。另一種說法是在膝蓋下方,靠近外側的小窩中。針刺深度為六分,灸法為三壯,另一種說法為針刺深度為三分。主治膝蓋疼痛、麻木、難以跪立、腳氣。

足三里穴(又稱下陵穴),位於膝蓋下方三寸,小腿骨外側,大筋內側的凹陷中。坐下時豎起膝蓋,降低腳掌,找到動脈跳動的位置。此穴為足陽明經的合穴。針刺深度為五分,留針時間為七次呼吸,灸法為三壯。《千金要方》提到,灸法可以達到二百壯至五百壯。另一種說法是,兒童應避免灸足三里,三十歲以上的人才可以使用灸法,否則可能引發疾病。秋季不宜進行出血治療,因為秋季土氣虛弱。

主治胃寒、心腹脹痛、逆氣上攻、臟氣虛弱、胃氣不足、厭惡食物的氣味、腹痛、腸鳴、消化不良、大便不通暢、小腸氣。華佗提到,治療五勞七傷、消瘦虛弱、瘀血、乳癰等。《外臺祕要》指出,人年齡超過三十歲後,如果不灸足三里,會導致氣上衝,影響視力。《千金要方》提到,對於精神失常、大聲呼叫、狂奔等情況,足三里穴可以起到治療作用,被稱為「鬼邪」。

太乙歌提到,配合束骨穴和太衝穴、中封穴,可以治療行走困難。《百證賦》提到,配合陰交穴,可以治療中邪、霍亂。《天星祕訣》提到,配合二間穴,可以治療牙疼、頭痛、喉痹、小便不暢等症狀。

厲兌穴,位於足部大拇指和第二趾之間的末端,距離指甲邊緣如同韭菜葉片寬度。根據《本輪篇》所述,厲兌穴位於足部大拇指內側第二趾末端。在《經脈》和《經筋》等篇章中,都提到了中趾和第二趾之間,是陽明脈的發源地。根據以上各種說法,可以看出中趾和第二趾之間,都是陽明脈的發源地。足陽明經的起始點為井穴。針刺深度為一分,留針時間為一次呼吸,灸法為一壯。主治面部腫脹、喉部阻塞、牙齦疾病、畏寒。《百證賦》提到,配合隱白穴,可以治療惡夢、睡眠不安。

3. 足太陰脾經穴

足太陰脾經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腨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俠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幾二十一穴。今取四穴。

隱白,在足大指內側端。去爪甲如韭葉。足太陰所出為井。刺一分。留三呼。宜灸三壯。主治中痛嘔吐。食不下及足寒不得溫。婦人月事過時不止。刺之立愈。小兒客忤驚風。

三陰交,在內踝上。除踝三寸。骨下陷中。足三陰之交會。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壯。凡妊婦不可刺。主治脾胃虛弱。心腹脹滿。不思飲食。婦人產難。月水不禁。赤白帶下。宜先瀉後補。凡小腸疝氣。外腎偏墜。小便不通。渾身浮腫。宜先補後瀉。千金云。內踝上三寸絕骨宛宛中。

灸五十壯。主咳逆虛勞。筋骨攣痛。喉痹項頸滿。腸痔逆氣痔血陰急等症。又云男女夢與人交泄精。三陰交灸五壯。夢泄神良。昔有宋太子善醫術。出逢一妊婦。太子診之曰是一女也。徐文伯亦診曰。此一男一女也。太子性急欲剖視之。文伯曰。臣能針而落之。為瀉三陰交。

補手陽明合谷。應針而落。果如文伯之言。故妊娠不可刺此穴。且能落死胎也。

陰陵泉,在膝下內輔骨下陷中。伸足取之。或曲膝取之。與少陽經陽陵泉內外相對。一曰稍高一寸。足太陰所入為合。刺五分。留七呼。灸三壯。主治腹中寒痛。脹滿喘逆。不得臥。小便不通。陰痛。足膝紅腫。通元賦云。能開通水道。喉痹胸滿。

血海(一名百蟲窠),在膝臏上一寸。內廉白肉際陷中。一云在膝內輔骨上橫入五分。刺五分。灸五壯。主治腎臟風兩腿瘡癢濕不可當。婦人月事不調帶下。先補後瀉。百證賦云。兼地機。治婦人經事之改常又云兼衝門治痃癖有驗。靈光賦云。兼氣海療五淋症。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中醫學中的「足太陰脾經」。內容如下:

足太陰脾經的脈絡,起源於大拇指尖端,沿著手指內側的肉邊通過核骨後方,再往上至內踝前方,繞過小腿內側沿著脛骨後面,穿出肝經之前,延伸到膝蓋、大腿內側,進入腹部,屬於脾臟,並與胃部相連,再向上穿越膈肌,夾住咽喉,連接舌根,分散在舌下。其分支從胃部分出,穿越膈肌,注入心臟。總共有21個穴位,現選取4個來說明。

  1. 隱白穴:位於腳大拇指內側尖端,距離指甲邊緣約如韭菜葉寬。這是足太陰脾經的起始點,適合針刺一分深度,保持三口呼吸時間,或者灸三壯。主要治療中脘疼痛、嘔吐、食慾不佳、腳部寒冷無法暖和,以及女性月經過期不停,針刺後可立即緩解。此外,還可用於治療兒童受到驚嚇。

  2. 三陰交穴:位於內踝上方三寸,骨頭下方凹陷處,是足三陰經的交會點。適合針刺三分深度,保持七口呼吸時間,或者灸三壯。但懷孕婦女不宜針刺。主要治療脾胃虛弱、心腹脹滿、不想吃飯、女性生產困難、月經失調、白帶異常。對於小腸疝氣、睪丸偏斜、小便不通、全身水腫等症狀,應先補後瀉。古書記載,此穴灸五十壯,可治療咳嗽、虛弱、筋骨痠痛、喉嚨疾病、頸部腫脹、腸痔、氣逆、痔血、陰部緊繃等病症。另外,若男女夢見與人發生性行為導致精液流失,可灸三壯此穴,效果良好。

  3. 陰陵泉穴:位於膝蓋下方內側輔骨下的凹陷處,伸直腳或彎曲膝蓋皆可找到,與膽經的陽陵泉穴內外相對,又說比陽陵泉穴高出一寸。這是足太陰脾經的合穴,適合針刺五分深度,保持七口呼吸時間,或者灸三壯。主要治療腹部寒冷疼痛、脹滿、呼吸困難、無法平躺、小便不通、下體疼痛、腳膝紅腫。

  4. 血海穴(又名百蟲窠):位於膝蓋上方一寸,內側邊緣肉邊的凹陷處,另一種說法是在膝蓋內側輔骨上方橫向五分處。適合針刺五分深度,或者灸五壯。主要治療腎臟風引起的雙腿瘙癢濕疹,以及女性月經不調、白帶異常。應先補後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