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秘傳》~ 十、頭面偃伏正側各部各經穴主治病症 (4)
十、頭面偃伏正側各部各經穴主治病症 (4)
1. (六)正面部第二行
(左右凡一十穴)
1.攢作:二穴,一名始光,一名光明,一名員柱。在兩眉頭陷中,足太陽脈氣所發。治目䀮䀮視物不明,眼中赤痛及臉瞤動。針入一分,留三呼,瀉三吸,徐徐而出針。不宜灸,宜以細三稜針刺之,宣泄熱氣,三度針,目大明。忌如前法。
2.睛明:二穴,一名淚孔。在目內眥,手足太陽、少陽、足陽明五脈之會。治攀睛翳膜覆瞳子,惡風淚出,目內眥癢痛,小兒雀目疳眼,大人氣眼冷淚,䐴目視物不明,大眥胬肉侵睛。針入一寸五分,留三呼,禁不可灸。雀目者,宜可久留針,然後速出針。忌如前法。
3.巨髎:二穴俠鼻孔傍(一作旁)八分,直目瞳子,蹺脈、足陽明之會。治青盲目無所見,遠視䀮䀮,白翳覆瞳子面,風寒鼻塞,䪼上腫壅痛。瘛瘲口喎。針入三分,得氣而瀉。灸亦良可,灸七壯。
4.迎香:二穴在禾髎上一寸,鼻孔傍五分,手足陽明之會。治鼻有瘜肉,不聞香臭,衄血,偏風口喎,面癢浮腫,風動葉,葉狀如蟲行,或癢腫痛。針入三分,留三呼,不宜灸。忌如常法。
5.禾髎:二穴,在鼻孔下,俠水溝傍五分,手陽明脈氣所發。治鼻衄血不止,鼻清涕,生瘡,口噤不開。針入二分。
白話文:
(六) 在面部正面的第二行:
-
攢竹穴:共兩個穴位,又名始光、光明、員柱。位於兩眉眉頭凹陷處,是足太陽經脈氣血發出之處。主治眼睛視力模糊、眼睛紅痛以及眼皮跳動。針刺深度爲一分,停留時間約爲三次呼吸的時間,然後在三次吸氣時施瀉法,慢慢取出針。不適合用灸法,適合使用細三棱針刺,以釋放熱氣,經過三次針刺後,視力將明顯改善。禁忌如前。
-
睛明穴:共兩個穴位,又名淚孔。位於內眼角,是手足太陽、少陽和足陽明五條經脈的交匯點。主治眼瞼疾病、角膜膜狀物覆蓋瞳孔、畏風流淚、內眼角癢痛、兒童夜盲症和疳眼病、成人氣眼冷淚、眼花視物不清、大眼角胬肉侵入眼球。針刺深度爲一寸半,停留時間約爲三次呼吸的時間,嚴禁使用灸法。對於夜盲症患者,可以延長針刺時間,然後快速取出針。禁忌如前。
-
巨髎穴:共兩個穴位,位於鼻孔兩側約八分的位置,與瞳孔水平對齊,是蹻脈和足陽明經脈的交匯點。主治青光眼、遠視模糊、白翳覆蓋瞳孔、風寒引起的鼻塞、鼻樑腫脹疼痛、抽搐引起的口歪。針刺深度爲三分,得氣後施瀉法。也可以使用灸法,灸七壯。
-
迎香穴:共兩個穴位,位於禾髎穴上方一寸,鼻孔兩側約五分位置,是手足陽明經脈的交匯點。主治鼻息肉、嗅覺喪失、鼻出血、面癱引起的口歪、面部瘙癢和水腫、風吹導致的眼瞼震動,症狀如蟲行,可能伴有瘙癢、腫脹和疼痛。針刺深度爲三分,停留時間約爲三次呼吸的時間,不建議使用灸法。禁忌如常。
-
禾髎穴:共兩個穴位,位於鼻孔下方,水溝穴兩側約五分位置,是手陽明經脈氣血發出之處。主治鼻出血不止、鼻涕清稀、鼻瘡、口閉不開。針刺深度爲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