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說難》~ 下卷 (1)

回本書目錄

下卷 (1)

1. 下卷

2. 五臟五腧六腑六腧釋義

腧是穴位,能轉註他穴。凡節之交(一)三百六十五會,五臟所以稟三百六十五節氣味(二),乃水穀之氣,化為氣血,自內而外,由外而內,迴環相通。蓋天之六元(三)之氣,補益人體五臟,則為本輸(四);地之五味(五)補益人體六腑,則為府腧(六)。臟之氣合於腑。

自內相合,府之精,輸於臟,由手足之原穴而轉註。故五臟之俞即原穴,六腑水穀之精華貫入五臟俞穴之起原處。靈樞第一篇九針十二原,乃大淵、大陵、太衝、太白、太谿,左右計十原,增鳩尾、脖胦,曰膏曰肓,概括六腑所出之要穴,共稱十二原。

五臟五腧所出為井木,六腑六腧所出為井金。天一生水(七),木上之水乃金之所生。積陽為天,天生萬物,故陽井為金;積陰為地,水為陰,水能生木,故陰井為木。以四時證之,冬月水旺,春月木旺。木上之露,其色青,自根而達於枝葉。木根於地,地下有水,則木繁榮。

故曰水生木,故陰井為木。秋月金旺,木上之露其色白,自葉溜根,秋後枝葉雖枯槁,而蒂固根深。金生水,故陽井為金。蓋秋金之氣,抑制其木之枝葉,增益其地下之水分,此五運(八)相推行之次序。井金井木既定,則依五運流注之。陰井為木,陰滎為火,陰俞為土,陰經為金,陰合為水;陽井為金,陽滎為水,陽俞為木,陽原陽經為火,陽合為土。出為井,溜為滎,注為俞,過為原,行為經,入為合。五臟五腧、六腑六腧各行其道,故曰五腧之所留。五臟無原,六腑精華注入五臟之俞,故以俞為原,此六腑之所與合。

至於人體有病,依經穴旺時取之。甲丙戊庚壬開府之井穴,乙丁己辛癸開藏之井穴。陽日陽時開陽穴,陰日陰時開陰穴,均間時一取之。陽日流注到陰日,仍開陽穴;陰日流注到陽日,仍開陰穴。各依相生之次序。每日十一時共開六穴。陽日氣納三焦(九),六腑皆備;陰日血歸包絡(九),五臟悉通。此所謂五臟之所溜處。

邪氣之來,實則瀉之,多瀉其子。試舉四時以為例:春取絡脈諸滎,大筋分肉之間。木旺於春,滎為火穴,木能生火,取諸滎乃瀉其子。病甚者深取之,病間者淺取之。下云如春法,亦即此義。夏取諸俞,俞為土穴,夏日火旺,取諸俞乃瀉其子。秋取諸合,余如春法。蓋取其子仍有甚間之分。

詳見於前。冬取諸井,水生木,冬日水旺,取諸井亦瀉其子。此四時之常例,詳推其變。邪氣病人,尤多克我,如土氣旺則水受其克,當瀉其土穴,針深而留之。故冬取諸井,兼取諸俞。蓋井穴過淺,只適宜於間(十)者淺刺速入速出。如冬病之甚者,須深針而留之。指間井穴不足取,

當取諸俞之分(十一)。

五臟各有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腑各有六腧,六六三十六腧,共六十一穴。扁鵲子午經便於流注干支之推算,增心本臟五穴,共為六十六穴。陽日陰日,依各臟各腑相生之次序取之,間時一穴。木火土金水,與金水木火士五腧得五時,中間四時,共為九時。陽日增三焦一穴。

白話文:

五臟五腧六腑六腧釋義

腧指的是穴位,可以轉注其他穴位。人體三百六十五個關節交接處,都各有穴位,總共三百六十五個穴位。五臟吸收三百六十五節氣的精華,這些精華是水穀之氣轉化成的氣血,在體內外循環流通。這如同天地的六元之氣,滋養人體五臟,稱為「本輸」。而地之五味滋養人體六腑,則稱為「府腧」。臟腑之氣互相協調,臟腑的精華通過手足的原穴相互轉注,所以五臟的俞穴也就是原穴。六腑水穀的精華則注入五臟俞穴的起始處。靈樞經中記載的十二原穴(大淵、大陵、太衝、太白、太谿等,加上鳩尾、脖胦、膏肓),概括了六腑氣血輸出的重要穴位。

五臟的五腧穴屬木,六腑的六腧穴屬金。天一生水,木上之水乃金所生,陽氣聚集為天,天生育萬物,故陽井穴屬金;陰氣聚集為地,水屬陰,水能生木,故陰井穴屬木。根據四季來說,冬天水旺,春天木旺,春天木上的露水青色,從根部到枝葉,木根在地下,地下有水,則木才能繁榮,故陰井屬木;秋天金旺,木上的露水白色,從葉子流向根部,秋天枝葉枯萎,但根部依然紮實,金生水,故陽井屬金,因為秋天的金氣抑制木的枝葉,滋養地下的水分。這是五運相生相剋的次序。陰井屬木,陰滎屬火,陰俞屬土,陰經屬金,陰合屬水;陽井屬金,陽滎屬水,陽俞屬木,陽原屬火,陽經屬火,陽合屬土。穴位的循行順序依次為:井、滎、俞、原、經、合。五臟五腧、六腑六腧各行其道,六腑的精華注入五臟的俞穴,所以以俞穴為原穴。

治療疾病時,要根據經絡穴位的旺盛時間取穴。甲、丙、戊、庚、壬日取陽井穴,乙、丁、己、辛、癸日取陰井穴;陽日陽時取陽穴,陰日陰時取陰穴,每隔一時取一個穴位。陽日氣歸三焦,六腑皆備;陰日血歸包絡,五臟皆通。邪氣入侵,實則瀉之,多瀉其子穴。例如:春天取滎穴(瀉火),夏天取俞穴(瀉土),秋天取合穴,冬天取井穴(瀉水)。但也要根據病情輕重調整針刺的深度和留針時間。如果病情嚴重,則應深刺並留針;如果病情較輕,則應淺刺。

五臟各有五腧,共二十五穴;六腑各有六腧,共三十六穴;共六十一穴。扁鵲子午流注法加入心臟五個穴位,共六十六穴。每日依據臟腑相生順序取穴,每隔一時取一穴。木、火、土、金、水五腧穴與金、水、木、火、土五運相配,加上中間四時,共九時。陽日加三焦一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