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明廣

《子午流注說難》~ 上卷 (12)

回本書目錄

上卷 (12)

1. 十二別絡

證治,耳聾渾渾無聞。肘臂不得屈伸。五指痛不能握。

針灸,針入三分。灸三壯。

按:內關外關。乃手厥陰心包絡。與手少陽三焦經脈。別陰出陽。別陽入陰之絡穴。掌內腕後二寸曰內關。在兩筋間。掌外腕後二寸。曰外關。在兩骨間。握拳取之。則兩筋明晰。外關伏手取之。則兩骨便於摩按。此外關內關。合於奇經。陰維陽維。乃靈龜八穴之二。待時取之。作用最大也。

十一、光明

部位,外踝上五寸。足少陽絡別走厥陰。

證治,熱病汗不出。卒狂。嚼頰淫濼。脛酸胻痛。不能久立。虛則痿痹。偏細。坐不能起。實則足胻熱膝痛。身體不仁。

針灸,針入六分。留七呼。灸五壯。

十二、蠡溝

部位,在內踝前上五寸。足厥陰絡。別走少陽。

證治,疝痛。小腹滿痛。癃閉。臍下積氣如杯。數噫。恐悸。少氣。足脛寒酸。屈伸難。腰背拘急。不可俯仰。月經不調。帶下赤白。

針灸,針入二分。留三呼。灸三壯。

按,光明蠡溝。乃足少陽膽。足厥陰肝。陽入陰。陰出陽之兩別絡穴。外踝上五寸曰光明。內踝上五寸曰蠡溝。蠡齧木之小蟲也。肝為木臟。膽為木府。經脈十二。始於肺而終於肝。肝臟之血。不能盡返於肺。男子生髭鬚。女子下月事。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

決斷出焉。思慮此迴環十二經己周之營血。必有小數不潔者。不特無益於肝之經脈。而轉有損於肝之經脈。如蠡溝之蝕木。因置此一蠡溝穴與光明穴。內外相應。膽有決斷。大放光明。通於蠡溝。是者存之。轉於上腹屬肝絡膽。非者去之。有如日月光明。則蠡溝之害木者自去也。

白話文:

十二別絡

耳聾、頭昏腦脹,聽力模糊不清。肘部和手臂無法屈伸。五指疼痛,無法握拳。

針刺入三分,灸三壯。

按:內關和外關穴位,屬於手厥陰心包絡經和手少陽三焦經的交會點,是陰經別絡於陽經,陽經別絡於陰經的穴位。掌內側腕後二寸處為內關穴,位於兩條筋腱之間;掌外側腕後二寸處為外關穴,位於兩骨之間。握拳取穴,則兩條筋腱清晰可見;外關穴則需手背朝上取穴,如此兩骨便於觸摸按壓。此外,內關和外關穴位也與奇經八脈中的陰維脈和陽維脈相通,是靈龜八穴中的兩個穴位,需把握時機取穴,療效最佳。

光明穴

位於外踝骨上方五寸處,足少陽膽經的別絡循行至足厥陰肝經。

治療:發熱病汗出不暢,突然發狂,咬頰,唾液分泌過多,脛部酸痛麻木,無法久站。虛證則表現為肌肉萎縮無力,肢體細瘦,坐著起不來;實證則表現為足部和脛部發熱,膝蓋疼痛,身體感覺麻木不仁。

針刺入六分,留針七個呼吸的時間,灸五壯。

蠡溝穴

位於內踝骨前方上方五寸處,足厥陰肝經的別絡循行至足少陽膽經。

治療:疝氣疼痛,小腹脹痛,排尿困難,臍下積聚氣體如同盛滿一杯,經常打嗝,驚恐不安,氣短,足脛部寒冷酸痛,屈伸困難,腰背部肌肉僵硬,無法彎腰和仰頭,月經不調,帶下量多色赤或白。

針刺入二分,留針三個呼吸的時間,灸三壯。

按:光明穴和蠡溝穴,分別是足少陽膽經和足厥陰肝經的別絡穴位,代表陽經之氣進入陰經,陰經之氣外出於陽經。外踝骨上方五寸處為光明穴;內踝骨上方五寸處為蠡溝穴。「蠡」指一種像小蟲一樣可以蛀蝕木頭的工具。肝屬木,膽為肝的府藏。十二經脈始於肺而終於肝,肝臟的血液並不能完全回歸肺部,男子長鬍鬚,女子來月經都與肝臟功能有關。肝主謀慮,膽主決斷。思慮會造成十二經脈運行血液的迴圈中,留下一些不潔的殘留物,這些殘留物不僅無益於肝經,反而會損傷肝經,如同蠡蟲蛀蝕木頭一樣。因此設有光明穴和蠡溝穴,內外相應,膽有決斷之力,能使光明通暢,與蠡溝穴相通,好的留下,不好的去除,如同日月光明,則蠡溝穴的壞處自然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