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經大成》~ 卷之三 (51)
卷之三 (51)
1. 瘵疾丸十三
大黃(八兩),芍藥(四兩),大元地,甘草(各三兩),黃芩,乾漆,桃仁,杏仁(各二兩),蠐螬,虻蟲,水蛭,䗪蟲(各半斤)
五勞病極,內有乾血,致肌膚甲錯,兩目黑暗,此方主之。
吳鶴皋曰:濁陰不降,則清陽不升,天地之道也。小人不退,則君子不進,家國之道也。乾血不去,則新血不生,人身之道也。乾漆、桃仁、虻蟲、水蛭、蠐螬、䗪蟲,去血之品,君以大黃,是聽令於將軍矣。乃芩、芍、地黃,去車火而存杯水。杏仁、甘草,澤焦土而培枯木。
仲景為醫方宗匠,良有特識。今世一遇勞傷羸瘦,用滋陰清熱不愈,則坐以待斃。嗚呼!術豈止於此耶。
詩曰:腐草蠐螬水田蛭,䗪蟲虻蟲乾地漆,大黃芩芍杏桃仁,法制蜜丸療瘵疾。
白話文:
這個藥丸配方由大黃八兩、芍藥四兩、大元地(熟地黃)三兩、甘草三兩、黃芩二兩、乾漆二兩、桃仁二兩、杏仁二兩、蠐螬半斤、虻蟲半斤、水蛭半斤、䗪蟲半斤組成。
這個方子主要治療因為五勞虛損導致的嚴重疾病,體內有乾涸的瘀血,造成皮膚粗糙像魚鱗,兩眼昏暗。
吳鶴皋說:身體內部的濁氣無法下降,清氣就無法上升,這是天地自然的道理。就像小人無法退去,君子就無法進用,這是治理家國的道理。體內的乾瘀血不去,新的血液就無法產生,這是人體的道理。乾漆、桃仁、虻蟲、水蛭、蠐螬、䗪蟲這些都是活血化瘀的藥物,其中以大黃為主藥,就像是將軍統領士兵一樣。再用黃芩、芍藥、熟地黃來清除體內過盛的火氣,保留身體所需的水分。而杏仁和甘草則是用來滋潤乾燥的土壤,培育枯萎的樹木。
張仲景是醫方中的宗師,他的見識非常獨到。現在的人只要遇到勞損虛弱消瘦的症狀,就只知道用滋陰清熱的藥物,如果沒有效果,就只能坐以待斃。唉!醫術難道就只有這樣嗎?
詩中說道:腐草生出蠐螬,水田裡有水蛭,乾地上有乾漆和虻蟲,還有䗪蟲,再加上大黃、黃芩、芍藥、杏仁、桃仁等藥材,用蜂蜜調和製成藥丸,可以用來治療勞瘵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