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鏡草成此書

《目經大成》~ 卷之三 (4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40)

1. 酒煮大黃丸三十六

大黃(去黑皮,取鮮黃錦紋者,劑片一斤,好酒炆熟,候乾,再用燒酒拌,蒸曬杵融,丸如綠豆火,瓷罐收貯聽用。)

大黃苦寒泄利,得燒酒無竅不入,無實不瀉。然必久蒸曬者,欲味醇而氣微香,第去邪不損其正,庶不失為久練之將軍云。

白話文:

取大黃,要去除外層黑皮,選用內部呈現鮮黃色錦紋的,切成薄片,取一斤。用好的酒悶煮到熟透,等它乾燥後,再用燒酒拌勻,接著蒸過、曬乾,搗成粉末,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用瓷罐裝好保存,以便隨時取用。

大黃性味苦寒,有瀉下的作用,加入燒酒後,藥性可以滲透到全身各處,對於實證的病邪,沒有無法瀉除的。但一定要經過長時間的蒸和曬,是為了讓藥味變得醇厚,藥氣變得微香,這樣才能只祛除邪氣而不損傷正氣,才不失為一位久經鍛鍊的將軍。

2. 七制香附丸三十七

揀大香附子一斤,杵去皮,以童便浸軟,劑片。初用生薑扭汁漬濕曬乾,繼用冬酒,繼陳米醋,繼生紫蘇汁,繼生艾汁,繼生薄荷汁,次第漬曬畢,碾末,百合粉糊丸,赤豆大,瓷罐封固聽用。

婦人一切風熱不制,改目淡紅微翳,眵淚眊矂,頻年不瘥。此蓋憂思鬱怒,潛傷肝脾,致春升之氣不能上營,雖治易愈,未幾復來。一回重一回,藥遂罔應。香附氣芬味苦辛,專入肝脾而平蘊結,今漬以七物,非制其悍,實助其能,用療上症,尤為合式。

白話文:

選用大個的香附子一斤,搗碎去除外皮,用童子尿浸泡使其軟化,然後切成薄片。第一次用生薑汁浸濕後曬乾,接著用冬酒,再接著用陳年米醋,再來用新鮮紫蘇汁,再來用新鮮艾草汁,最後用新鮮薄荷汁,依序浸泡曬乾後,磨成粉末,用百合粉調成糊狀製成藥丸,大小如紅豆般,裝在瓷罐中密封保存備用。

婦女各種風熱疾病無法治癒,出現眼睛微紅、有輕微的翳障、眼屎多、視物模糊,多年都無法痊癒。這大概是因為憂愁思慮、鬱悶憤怒,暗中損傷了肝脾,導致春天上升的氣無法向上運行,雖然治療容易見效,但不久又會復發。一次比一次嚴重,藥物也因此失去效用。香附的氣味芬芳,味道苦而辛,專門進入肝脾經絡,平息體內的鬱結。現在用七種藥汁浸泡,不是為了抑制它的藥性,而是為了輔助增強它的藥效,用來治療上述症狀,特別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