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仁宇

《審視瑤函》~ 卷五 (24)

回本書目錄

卷五 (24)

1. 瞳神反背症

瞳神反背患者少,識者須當要心巧,不逢妙撥轉將來,定是昏冥直到老。

此症因六氣偏勝,風熱摶擊,其珠斜翻倒轉,白向外而黑向內也。藥不能療,止用撥治。須久久精熟者,識其何人何背,或帶上帶下之分,然後撥之,則療在反掌。否則患者徒受痛楚,醫者枉費心機。今人但目盲內障,或目損風水二輪,而膏雜壞,白掩黑者,皆呼為瞳神反背,謬妄之甚,夫反背實為斜翻烏珠向內也。非是珠端正而向外者,今亂呼為瞳神反背,必其人亦是盲目,豈能治人之盲哉!

白話文:

瞳孔反轉的患者很少見,了解這種情況的人必須要仔細研究。如果沒有高明的撥針技術,將無法使其恢復正常,肯定會一直昏暗不明直到老死。

這種病是因為體內六種氣的失衡,風熱邪氣侵襲,導致眼珠傾斜翻轉,眼白朝外而瞳孔朝內。藥物無法治療,只能用撥針手術。需要長時間鑽研熟練的人,才能分辨是哪種反轉情況,是向上還是向下翻轉,然後才能進行撥針手術,這樣就能很快治好。否則,患者只會白白受苦,醫生也白費力氣。現在的人只要看到眼睛失明、內障,或是眼睛受損導致黑白眼珠混濁、眼白遮蓋瞳孔,都稱之為瞳孔反轉,實在是荒謬至極。所謂瞳孔反轉,實際上是指眼珠斜著翻轉、瞳孔朝內。並不是眼珠端正卻瞳孔朝外的情況。現在的人亂稱之為瞳孔反轉,這樣的人肯定也是個瞎子,又怎麼可能治好別人的眼睛呢!

2. 內障根源歌

不疼不痛漸昏蒙。薄霧輕煙漸漸濃,或見花飛蠅亂出,或如絲絮在虛空。此般狀樣因何得,肝臟停留熱與風,大叫大啼驚與恐,腦脂流入黑睛中。初時一眼先昏暗,次第相牽與一同,苦口何須陳逆耳,只緣肝氣不相通。彼時服藥宜銷定,將息多乖即沒功,日久既應全黑暗,時名內障障雙瞳。

名字隨形分十六,龍師聖者會推窮。靈藥千般難得效,金針一撥日當空,戒慎將息依前說,如違依前病復蹤。

白話文:

眼睛不痛不癢,但視力卻逐漸模糊不清,就像薄霧輕煙一樣越來越濃。有時會看到像花瓣飛舞或蒼蠅亂飛的幻影,有時又感覺像絲絮在空中飄盪。這種情況是怎麼發生的呢?是因為肝臟積熱,又受到風邪侵擾,加上大聲哭叫、驚嚇恐懼,導致腦中的油脂流入黑眼珠之中。

一開始通常是一隻眼睛先出現昏暗,接著另一隻眼睛也會跟著變得模糊。我說這些難聽的忠告,其實都是因為肝氣不通暢所導致。這個時候吃藥應該要能對症下藥,並好好調養休息,如果沒有好好照顧,藥效就會大打折扣。時間久了,眼睛可能會完全失明,這種情況就被稱為內障,兩隻眼睛都會受到影響。

內障依照不同情況,可以細分成十六種不同的類型,高明的醫師會仔細推究病因。雖然有很多靈丹妙藥,但效果往往不盡理想,只有透過金針撥障手術,才能讓眼睛重見光明。手術後一定要謹慎小心,好好調養休息,如果沒有遵守先前的囑咐,疾病還是有可能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