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證治裁》~ 卷之一 (3)
卷之一 (3)
1. 附方
〔馬刀〕,立應散,歸,芍,芎,翹,草,滑石(各五錢),黃芩(三錢),斑蝥(糯米炒),川烏尖(各七個),土蜂房,白醜(各二錢半),每末一錢,木通煎湯下。
〔利水〕,益元散,見一卷溫症。
〔疏風〕,薄荷丹,首烏,薄荷,皂角,連翹,三稜,荊芥,蔓荊(各一兩),研末,淡豆豉二兩五錢熱醋浸,和搗為丸。每開水下三十丸。
〔散毒〕,消腫丹,連翹(二錢),黃芩,柴胡(各錢二分),花粉,黃耆(各一錢),歸尾,甘草(各七分)牛蒡,黃連(各五分),紅花(二分)
〔散補〕,補中勝毒餅,生地,熟地(各二錢三分),歸,芍(各二錢),耆,翹(各一錢),升,柴,防,草(各五分),陳皮(三分),研細,湯泡蒸餅,曬乾研末。每服三錢,白湯下。
〔內消〕,托裡散,栝蔞子(一個),忍冬藤,乳香(各一兩),蘇木(五錢),沒藥(三錢),甘草(二錢),用酒三碗,煎二碗服。
〔內托〕,神效托裡散,忍冬藤葉,黃耆(鹽水炒),當歸(各五錢),甘草(二錢),酒煎服,渣敷患處。
白話文:
[附方]
馬刀方: 將馬刀、立應散、當歸、芍藥、川芎、羌活、澤瀉、滑石(各五錢)、黃芩(三錢)、斑蝥(糯米炒)、川烏頭尖(各七個)、土蜂房、白芷(各二錢半),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木通煎湯送服。
利水方: 益元散,詳見溫病一卷。
疏風方: 將何首烏、薄荷、皂莢、連翹、三棱、荊芥、蔓荊子(各一兩)研磨成粉,再將淡豆豉(二兩五錢)用熱醋浸泡後,與藥粉一起搗成丸劑。每次服用三十丸,用開水送服。
散毒方: 將連翹(二錢)、黃芩、柴胡(各二分)、花粉、黃耆(各一錢)、當歸尾、甘草(各七分)、牛蒡子、黃連(各五分)、紅花(二分)混合使用。
散補方: 將生地黃、熟地黃(各二錢三分)、當歸、芍藥(各二錢)、黃耆、連翹(各一錢)、升麻、柴胡、防風、甘草(各五分)、陳皮(三分)研磨成細粉,用藥粉泡蒸餅,曬乾後再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三錢,用白開水送服。
內消方: 將栝樓子(一個)、忍冬藤、乳香(各一兩)、蘇木(五錢)、沒藥(三錢)、甘草(二錢),用三碗酒煎煮成二碗服用。
內托方: 將忍冬藤葉、黃耆(鹽水炒)、當歸(各五錢)、甘草(二錢)用酒煎服,藥渣敷於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