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證治裁》~ 卷之八 (2)
卷之八 (2)
1. 胎前脈案
眭氏,孕五月屢墮,翁商之,予謂孕逢五月,足太陰脈養胎,想脾血素虧耳。若獲孕,先二三月預服固攝之劑。用胎元飲,參、苓、朮、草、地、芍、歸、陳、杜仲、續斷、砂仁、菟絲、芡實、薑、棗,水煎,每月服五七劑。胎遂固,生一子,僅綿一線,後竟不孕。
薛氏,孕六月,因勞便紅,頭微眩,此腸風宿恙,因熱傷陰分而成。用白芍、地榆(俱酒炒)、當歸、荊芥(俱醋炒)、山梔(炒)、茯神、炙草、阿膠(酒化)、側柏葉(搗),水煎,三服而瘳。
侄女,孕七月,久泄瀉,肛墜足腫,吐咳,腹微痛,晡寒熱如瘧,脈弦,右尺滑大。此中氣下陷,土衰木乘。以補中益氣湯減歸、耆,加砂仁、製半夏、茯苓、煨姜,數服痛墜寒熱俱減。因其腸胃久滑,不戒葷茹,泄瀉仍作。加穀芽(炒)、茴香、炮姜等味而安。
酆氏,孕七月餘,與夫口角,為麵杖所傷。左脅大痛,下部如裂,胎氣上逼,撐拒欲死。服婦科藥,入咽格格不下,喘吼待斃而已。診之脈洪數無倫,體如烙,面如赭,察其唇舌未變青紫,知胎未損,慰之曰:幸母子俱無恙也。用牛膝、蘇梗、栝蔞、紅花(各二錢)、歸尾、枳殼(各錢半)、降香(銼三錢)、丹皮(一錢)。煎服喘止痛定熱退,進粥碗許,隨用順氣安胎之劑而平。
族女,孕八月,因勞吐紅,鮮紫成盆。火升則嗆咳,顴赤少寐,口不知味。服童便、阿膠不止,診脈左寸關大,兩尺俱伏,此君相之火逼傷陽絡,必得火降嗆咳平,紅自止。用生地、山梔、連翹、白芍、杏仁、貝母、百合、茯神、甘草、蓮子、燈芯、阿膠(烊),三服咳稀血止安寐矣。後用熟地、當歸、白芍、杜仲(鹽水炒)、杞子(焙)以實下元,尺脈亦起。
呂氏,將產腹痛血下,脈短滑,左虛芤。予謂:脈未離經,決非正產。右關短滑,系食滯,腹痛見紅由觸損,但須行氣補血。用紅米曲、陳皮、楂肉,利氣消滯,以當歸、白芍,和血定痛,逾兩旬乃產。
某氏,過期不產,按月經行,事所或有。今述孕已兩載,兼見乳汁腹大不產,計欲攻墮,然細診卻非產脈,須知漏卮不塞,孕何由成。且萬無攻墜之理,雖屬怪症,應以常法主治,惟明理者知之。方用熟地、潞參、當歸、白芍、白朮、炙草、杜仲、杞子、續斷、砂仁、廣皮、蓮、棗,此以氣攝血之劑,多服則漏止胎長,接服二十劑,又逾八九月而產。
白話文:
胎前脈案
眭氏懷孕五個月,多次流產,求醫診治。醫生認為懷孕五個月,足太陰脾經負責養胎,可能是脾血不足。如果再次懷孕,要在懷孕初期(二三個月)服用固攝胎兒的藥物。於是服用胎元飲(人參、茯苓、白朮、澤瀉、白術、生地黃、白芍藥、熟地黃、杜仲、續斷、砂仁、菟絲子、芡實、生薑、大棗),水煎服,每月服用五到七劑。胎兒最終保住,生下一個孩子,但體弱如絲線,之後便不再懷孕。
薛氏懷孕六個月,因勞動而大便帶血,頭暈目眩。這是腸風舊疾,因熱傷陰分所致。服用白芍藥、地榆(酒炒)、當歸、荊芥(醋炒)、山梔子(炒)、茯神、炙甘草、阿膠(酒化)、側柏葉(搗碎),水煎服,三次痊癒。
醫生診治侄女,懷孕七個月,長期腹瀉,肛門墜脹,足部腫脹,嘔吐咳嗽,腹部輕微疼痛,午後發熱,寒熱交替如瘧疾,脈象弦細,右尺脈滑大。這是中氣下陷,脾土虛弱,肝木乘脾所致。於是服用補中益氣湯,減少當歸、黃耆的用量,增加砂仁、制半夏、茯苓、煨薑。服用幾劑後,疼痛、墜脹、寒熱都減輕了。由於腸胃長期虛弱,沒有忌口,腹瀉又開始了。於是又加了炒穀芽、茴香、炮薑等藥物,才得以痊癒。
酆氏懷孕七個多月,與丈夫吵架,被麵杖打傷。左脅部劇痛,下腹部如同撕裂般疼痛,胎氣上逆,痛苦不堪,幾乎要死。服用婦科藥物,卻吞咽困難,呼吸困難,奄奄一息。診脈發現脈象洪數異常,身體發燙,面色赤紅,但觀察唇舌沒有青紫變色,知道胎兒沒有受損,安慰她說母子平安。於是服用牛膝、蘇梗、栝樓、紅花(各二錢)、當歸尾、枳殼(各一錢半)、降香(銼三錢)、丹皮(一錢)。服藥後,喘息停止,疼痛減輕,發熱退去,能進食少量米粥。之後服用順氣安胎的藥物,病情痊癒。
族女懷孕八個月,因勞動而嘔吐鮮血,血量很多。由於內火上升,出現嗆咳、面頰潮紅、失眠、味覺異常。服用童尿、阿膠,但病情沒有好轉。診脈發現左寸關脈洪大,兩尺脈沉伏。這是肝火過旺,灼傷陽絡,需要瀉火才能止咳平喘,血止自安。於是服用生地黃、山梔子、連翹、白芍藥、杏仁、貝母、百合、茯神、甘草、蓮子、燈芯草、阿膠(烊化),三次後咳嗽減輕,出血停止,睡眠改善。之後服用熟地黃、當歸、白芍藥、杜仲(鹽水炒)、枸杞子(焙乾)以補益下元,尺脈也恢復正常。
呂氏臨產時腹痛,出血,脈象短滑,左脈虛弱。醫生認為脈象沒有脫離經脈,不是正常的生產。右關脈短滑,是食物停滯所致,腹痛出血是受損傷造成的。只需行氣活血,補血止痛即可。於是服用紅曲、陳皮、山楂肉,行氣消滯;再服用當歸、白芍藥,和血止痛。二十多天後才分娩。
某氏懷孕超過預產期,月經按時來潮,曾有過性生活。懷孕已兩年,並有乳汁分泌,腹部膨大,卻沒有生產。考慮到是否需要引產,但仔細診脈發現並非生產的脈象。醫生認為,如果氣血不能固攝,胎兒怎麼可能成形?更不能引產。雖然是怪病,但還是應該用常規方法治療,只有明白道理的人才能理解。於是服用熟地黃、潞黨參、當歸、白芍藥、白朮、炙甘草、杜仲、枸杞子、續斷、砂仁、廣皮、蓮子、大棗,這是益氣攝血的藥方。服用很多劑藥後,漏血停止,胎兒長大,又過了八九個月才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