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琴

《類證治裁》~ 卷之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2)

1. 附方

〔固澀〕,牡蠣丸,牡蠣火煅,研細,醋調丸。再煅紅研細,用醋調艾末熬成膏,和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

〔固澀〕,五灰散,蓮蓬殼,黃絹,血餘,百草霜,棕皮(俱燒灰),山梔,蒲黃(俱炒),黑墨,血竭,為細末調服,或煉蜜為丸。米飲下五十丸。

〔固澀〕,十灰散,黃絹,馬尾,藕節,艾葉,赤松皮,蒲黃,蓮蓬殼,油發,棕櫚,綿花(俱燒灰),研細,醋煮,米汁為丸。

〔血熱〕,保陰煎,見五卷痙。

〔血熱〕,加減一陰煎,見四卷怔忡。

〔火盛〕,徙薪飲,見七卷淋濁。

〔脾腎〕,理陰煎,見二卷咳嗽。

〔滑泄〕,固陰煎,見二卷脫。

〔不固〕,秘元煎,見四卷三消。

〔陽虛〕,四維散,見三卷飲食。

〔氣虛〕,獨參湯,人參一味煎。

〔氣血〕,當歸補血湯,黃耆(炙一兩),當歸(酒洗二錢),水煎服。

〔血滑〕,龍骨散,龍丹(煅),當歸,制香附(各一兩),棕毛灰(五錢),為細末。每服四錢,空心米湯下。

白話文:

[附方]

牡蠣丸:將牡蠣用火煅燒,研磨成細粉,用醋調和成丸藥,如桐子般大小。再將牡蠣煅燒至紅,研磨成細粉,用醋調和艾草末熬成的膏,一起做成丸藥,每服五十丸,具有固澀功效。

五灰散:將蓮蓬殼、黃絹、血餘、百草霜、棕皮(都燒成灰)、山梔、蒲黃(都炒過)、黑墨、血竭研磨成細粉,用水調服,或用蜂蜜煉製成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米湯送服,具有固澀功效。

十灰散:將黃絹、馬尾、藕節、艾葉、赤松皮、蒲黃、蓮蓬殼、油發、棕櫚、棉花(都燒成灰)研磨成細粉,用醋煮沸,再用米汁和成丸藥,具有固澀功效。

保陰煎:治療血熱,詳見五卷痙證篇。

加減一陰煎:治療血熱,詳見四卷怔忡篇。

徙薪飲:治療火盛,詳見七卷淋濁篇。

理陰煎:治療脾腎虛弱,詳見二卷咳嗽篇。

固陰煎:治療滑泄,詳見二卷脫證篇。

秘元煎:治療腎氣不固,詳見四卷三消篇。

四維散:治療陽虛,詳見三卷飲食篇。

獨參湯:治療氣虛,單用人參煎服。

當歸補血湯:治療氣血不足,用炙黃耆一兩、酒洗當歸二錢,水煎服。

龍骨散:治療血滑,用煅燒過的龍骨、當歸、制香附(各一兩)、棕毛灰(五錢)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四錢,空腹時用米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