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琴

《類證治裁》~ 卷之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1)

1. 附方

〔溫中〕,香砂理中湯,理中加木香、砂仁。

〔健運〕,香砂六君湯,六君子湯加木香、砂仁。

〔消導〕,香砂枳朮丸,見本卷頭痛。

〔消導〕,保和丸,見二卷痰飲。

〔溫通〕,排氣飲,見三卷積聚。

〔辛泄〕,吳茱萸湯,見三卷嘔吐。

〔甘緩〕,小建中湯,桂,芍,姜,草,棗,飴

〔厥陰〕,當歸四逆湯,歸,桂,芍,辛,草,通草,棗

〔少陰〕,真武湯,見二卷喘。

〔霍亂〕,藿香正氣散,見一卷中風。

〔和解〕,六和湯,見一卷暑。

〔火鬱〕,清中湯,見本捲心痛。

〔痰熱〕,二陳湯,夏,陳,苓,草

〔熱厥〕,金鈴子散,見三卷郁。

〔氣鬱〕,七氣湯,見二卷咳嗽。

〔行氣〕,五磨飲,四磨飲見二卷哮,此去人參,加枳實、木香、白酒磨,名五磨飲。

〔血鬱〕,手拈散,見本捲心痛。

〔和營〕,芍藥甘草湯,芍,草,脈緩傷水,加桂枝、生薑。脈洪傷氣,加黃耆、大棗。脈澀傷血,加當歸。

〔血虛〕,大營煎,見三卷關格。

〔氣血〕,理陰煎,見二卷咳嗽。

〔絡瘀〕,失笑散,見本卷胃脘痛。

〔補陰〕,六味丸,見一卷中風。

〔宣絡〕,旋覆花湯,旋覆,新絳,蔥

〔通瘀〕,桃仁承氣湯,見一卷疫症。

〔積聚〕,木香檳榔丸,見三卷積聚。

〔熱積〕,阿魏丸,連翹,黃連(各五錢),山楂,阿魏(各一兩),醋煮阿魏糊丸,白湯下。

〔跌傷〕,復元活血湯,見二卷吐血。

〔酒積〕,曲糵丸,神麯,麥芽,枳實,白朮

〔經閉〕,玉燭散,四物湯加,大黃,芒硝,甘草

〔傷脾〕,歸脾湯,見二卷勞瘵。

〔痞結〕,柴胡疏肝散,見二卷勞瘵。

〔肝火〕,左金丸,黃連,吳萸

〔蟲動〕,理中安蛔散,見三卷嘔吐。

〔蛔厥〕,烏梅丸,見三卷嘔吐。

〔疝痛〕,立效散,楂肉(一兩),川楝子,茴香(鹽水炒),枳實,茅朮,香附,山梔(薑汁炒),青皮(醋炒。各五錢),吳萸(三錢),為末,每服五錢。

〔腸癰〕,大黃湯,丹皮,栝蔞(各三錢),桃仁,大黃,芒硝(各二錢),

〔腸癰〕,牡丹散,見本卷胃脘癰。

〔腸癰〕,排膿散,見一卷肺癰。

〔中惡〕,蘇合香丸,見一卷中風。

〔六郁〕,越鞠丸,見三卷郁。

〔利濕〕,平胃散,術,樸,陳,草

〔降火〕,逍遙散,見一卷火。

〔除痰〕,二術二陳湯,見二卷痰飲。

白話文:

[附方]

[溫中] 香砂理中湯:是在理中湯的基礎上,加入木香和砂仁。

[健運] 香砂六君湯:是在六君子湯的基礎上,加入木香和砂仁。

[消導] 香砂枳朮丸:請參考本書前面章節關於頭痛的內容。

[消導] 保和丸:請參考本書第二卷關於痰飲的內容。

[溫通] 排氣飲:請參考本書第三卷關於積聚的內容。

[辛泄] 吳茱萸湯:請參考本書第三卷關於嘔吐的內容。

[甘緩] 小建中湯:包含桂枝、芍藥、生薑、甘草、大棗、麥芽糖。

[厥陰] 當歸四逆湯:包含當歸、桂枝、芍藥、細辛、甘草、通草、大棗。

[少陰] 真武湯:請參考本書第二卷關於喘的內容。

[霍亂] 藿香正氣散:請參考本書第一卷關於中風的內容。

[和解] 六和湯:請參考本書第一卷關於暑的內容。

[火鬱] 清中湯:請參考本書本卷關於心痛的內容。

[痰熱] 二陳湯:包含半夏、陳皮、茯苓、甘草。

[熱厥] 金鈴子散:請參考本書第三卷關於郁的內容。

[氣鬱] 七氣湯:請參考本書第二卷關於咳嗽的內容。

[行氣] 五磨飲:四磨飲的基礎上去掉人參,加入枳實、木香,用白酒磨製而成,稱為五磨飲。

[血鬱] 手拈散:請參考本書本卷關於心痛的內容。

[和營] 芍藥甘草湯:包含芍藥和甘草,如果脈搏緩慢且是因傷水造成,則加入桂枝和生薑;如果脈搏洪大且是因傷氣造成,則加入黃耆和大棗;如果脈搏澀滯且是因傷血造成,則加入當歸。

[血虛] 大營煎:請參考本書第三卷關於關格的內容。

[氣血] 理陰煎:請參考本書第二卷關於咳嗽的內容。

[絡瘀] 失笑散:請參考本書本卷關於胃脘痛的內容。

[補陰] 六味丸:請參考本書第一卷關於中風的內容。

[宣絡] 旋覆花湯:包含旋覆花、新絳、蔥。

[通瘀] 桃仁承氣湯:請參考本書第一卷關於疫症的內容。

[積聚] 木香檳榔丸:請參考本書第三卷關於積聚的內容。

[熱積] 阿魏丸:包含連翹、黃連各五錢,山楂、阿魏各一兩,用醋煮阿魏做成糊狀,再製成藥丸,用白開水送服。

[跌傷] 復元活血湯:請參考本書第二卷關於吐血的內容。

[酒積] 曲糵丸:包含神麯、麥芽、枳實、白朮。

[經閉] 玉燭散:在四物湯的基礎上,加入大黃、芒硝、甘草。

[傷脾] 歸脾湯:請參考本書第二卷關於勞瘵的內容。

[痞結] 柴胡疏肝散:請參考本書第二卷關於勞瘵的內容。

[肝火] 左金丸:包含黃連和吳茱萸。

[蟲動] 理中安蛔散:請參考本書第三卷關於嘔吐的內容。

[蛔厥] 烏梅丸:請參考本書第三卷關於嘔吐的內容。

[疝痛] 立效散:包含山楂肉一兩,川楝子、茴香(用鹽水炒過)、枳實、蒼朮、香附、山梔(用薑汁炒過)、青皮(用醋炒過)各五錢,吳茱萸三錢,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

[腸癰] 大黃湯:包含丹皮、栝蔞各三錢,桃仁、大黃、芒硝各二錢。

[腸癰] 牡丹散:請參考本書本卷關於胃脘癰的內容。

[腸癰] 排膿散:請參考本書第一卷關於肺癰的內容。

[中惡] 蘇合香丸:請參考本書第一卷關於中風的內容。

[六郁] 越鞠丸:請參考本書第三卷關於郁的內容。

[利濕] 平胃散:包含蒼朮、厚朴、陳皮、甘草。

[降火] 逍遙散:請參考本書第一卷關於火的內容。

[除痰] 二術二陳湯:請參考本書第二卷關於痰飲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