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琴

《類證治裁》~ 卷之六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2)

1. 胃脘痛論治

胃經穴人迎,在結喉兩旁,動脈應手,其脈見於左手。人迎盛,則熱聚胃口為癰,肺癰咳膿如米粥。胃癰但嘔膿,以其結聚胃脘,從濕化也。凡舌苔經久不退,色黑垢膩,口甜氣穢,即胃脘發癰之候。用涼膈散加石斛、連翹。下盡宿垢,再以保元湯加苓、橘。調理可安。

白話文:

胃脘疼痛的治療:

人迎穴位於頸部喉結兩旁,按壓時可感覺到動脈搏動,其脈象可在左手診斷。如果人迎脈搏強盛,表示體內熱邪聚集在胃部,形成胃癰(胃部膿腫),嚴重者會發展成肺癰,咳嗽排出像米粥一樣的膿液。胃癰則主要症狀是嘔吐膿液,這是因為濕邪在胃脘部凝結所致。舌苔長期不退,顏色黑而厚膩,伴隨口甜、口臭,都是胃脘將要發癰的徵兆。治療方法是用涼膈散加入石斛、連翹清熱解毒,排出宿垢;之後再服用保元湯加入茯苓、橘皮,調理脾胃,使病情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