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慎齋遺書》~ 卷八 (5)
卷八 (5)
1. 脹
一人多恐而脹。蓋其人必常悶而不寡色,色能傷腎,悶能傷心,腎傷則水不升而心火無制,心傷則火不下行而水不溫,火上水下而成未濟,焉得不病乎?治之之法,溫腎平肝,水足以制火而既濟矣。乃上病求下之法也。
白話文:
有個人常常感到恐懼,因此產生腹脹。這類人通常臉色不好,而且常常覺得鬱悶。臉色不好會傷害腎臟,鬱悶則會傷害心臟。腎臟受損,體內的水分就無法上升,心火也失去控制;心臟受損,心火就無法下降溫養水分。心火上炎、水分下沉,造成水火不濟的狀況,怎麼可能不生病呢?治療的方法,要溫補腎臟、平息肝火,讓水分足以制衡火氣,就能達到水火調和的狀態。這是從上病著手,卻從下方尋求解決的治療方法。
2. 傷食
食積停痰。氣實之人,二陳湯,隨所傷之物,加以消導。如傷肉食,加山楂、神麯、草果;傷米食,加山楂、麥芽;傷麵食,加神麯、萊菔子;大便堅加大黃,性熱者少加黃連。氣虛人六君子湯加砂仁、木香,不用消導。
夏月陽氣在表,如有傷食等證,必痰氣凝塞。二陳湯加木香、砂仁、白芍,隨其所傷,再加消導。身熱加乾葛,或二陳、五苓,合而用之。
驗,案
一人因飢吃燒酒、冷肉,遂大吐瀉,胸膈飽悶,口渴,四肢沉重。用二陳加和中散,加川連五釐,服愈。蓋冷肉滯於胃,故大吐瀉,胸膈飽脹,四肢沉重者,脾不運也。用和中、二陳散,溫中醒脾,脾自健運。渴甚者,中焦壅滯,心火不得下降,少用川連,引心火下行,所以愈也。
白話文:
食物積滯,導致痰液停留在體內。體質強壯的人,可以用二陳湯這個基本方,然後根據吃了什麼不消化,再加入幫助消化的藥材。例如,吃肉食消化不良,就加入山楂、神麯、草果;吃米飯消化不良,就加入山楂、麥芽;吃麵食消化不良,就加入神麯、萊菔子;如果便秘嚴重,就加入大黃,體質偏熱的人,可以少量加入黃連。體質虛弱的人,可以用六君子湯這個基本方,加入砂仁、木香,不需要使用幫助消化的藥材。
夏天陽氣在體表,如果出現食物積滯等症狀,一定會有痰和氣凝結阻塞的情況。可以用二陳湯這個基本方,加入木香、砂仁、白芍,然後根據吃了什麼不消化,再加入幫助消化的藥材。如果身體發熱,可以加入葛根,或者把二陳湯和五苓散合在一起使用。
驗案
有一個人因為肚子餓,吃了燒酒和冷肉,結果就開始嚴重地吐瀉,胸口和胃部感覺飽脹悶痛,口渴,四肢覺得沉重無力。我用二陳湯加上和中散這個方子,再加入一點點黃連,病人就痊癒了。這是因為冷肉滯留在胃裡,所以才會嚴重吐瀉。胸口和胃部感覺飽脹,四肢沉重無力,是因為脾胃功能失調。使用和中散和二陳湯,可以溫暖脾胃,使其恢復功能。口渴嚴重,是因為中焦阻塞,心火無法下降,所以用少量黃連引導心火下行,病就好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