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虛勞心傳》~ 選方 (14)
選方 (14)
1. 大黃䗪蟲丸
《金匱》云:五勞虛極羸瘦,(經云:五勞所勞傷,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血氣肉骨筋各有虛勞病也。然必至脾胃受傷,而虛乃難復,故虛極則羸瘦,大肉欲脫也。)腹滿(脾不健運也。)不能飲食,(胃不容納也。)食傷、飲傷、憂傷、房勞傷、飢傷、勞傷、經絡榮衛氣血傷,(其受病之原不同,皆可以漸而至極。
)內有乾血,(諸傷臟腑,則真氣不能統血於周身,營血痹著,而不行於經絡,是以瘀積不散而內有乾血也。)肌膚甲錯,(甲錯者,如鱗也。)兩目黑黯,(肝主血,主目,乾血之氣,內乘於肝,則上熏於目,而黑黯也。)緩中補虛,此丸主之。(瘀血得去,飲食自進,則氣血復,故為緩中補虛。
)
大黃(酒蒸,三兩),䗪蟲(三兩),水蛭(炒枯),虻蟲(去足、翅,炒),蠐螬(炙焦),乾漆(炒至煙盡,各加錢,上四味太峻,去之或另用去瘀藥品亦可也),桃仁(去皮尖,炒三兩,皆破血去瘀之品,君以大黃聽令於將軍矣),黃芩(清熱,以瘀久必生熱也。酒炒,一兩),杏仁(利氣,以氣滯則不行也。
去皮尖,三兩),生地(四兩),芍藥(收養陰血,酒炒,二兩),甘草(調和諸藥,一兩)
十三味為末,蜜丸小豆大,酒送五丸,每日三服。
此方破血行瘀,乃世俗所稱乾血勞之良治也。內有乾血瘀積之久,牢不可拔。新生血不能周灌,與日俱積,決無生理。仲景施活人手眼,以潤劑潤其血之干,以蠕動啖血之物,行其死血,峻藥緩圖,陸續漸除,俾瘀積去,而虛勞庶可復,死裡求生之方也。嘉言云:有勞之之極,血滯不行,惟就乾涸,皮鮮滑澤,面無榮潤。
於是氣之所過,血不為動,徒蒸血熱,或日晡,或子午,始必干蒸,候蒸散,微汗而熱解,熱蒸不已,不死何待?甚有熱久則蒸,其所瘀之血,化而為蟲,遂成傳屍瘵症。又云:童子臟腑脆嫩,才有寒熱積滯,易於結癖成疳,待其血痹不行,氣蒸發熱,即女子血乾經閉,發熱不止,勞瘵之候更多,待其勢成,縱有良法,治之無及。
倘能服膺仲景幾先之哲,於男子童子女子瘵病,將成未成之候,胃氣尚可勝藥,急宜導其血,同人參以行之。如瓊玉膏中加桃仁泥、大黃末之屬,或用此丸,以瓊玉膏潤補之藥送之。行瘀退熱,全生保命,所關甚大,第率常者,弗能用耳!愚按:此方乃攻擊之劑,因乾血而設,非虛勞常用之方,若見之不真而誤投,反速之斃矣。
白話文:
此方出自《金匱要略》,主要治療因五勞(久視、久臥、久坐、久立、久行)導致的極度虛弱消瘦。五勞損傷會影響血、氣、肉、骨、筋,最終導致脾胃功能受損,使身體難以恢復,因此才會虛弱到極度消瘦、肌肉鬆弛。同時,也會出現腹脹、無法進食等脾胃功能失調的症狀。各種因素如飲食不當、憂愁過度、房事勞累、飢餓、勞累等,都可能損害經絡、營衛氣血,這些損傷累積下來會更加嚴重。
體內會有乾血瘀積,這是因為各種損傷導致臟腑功能失調,真氣無法將血液正常運行到全身,營血淤滯,無法在經絡中流通,因此瘀積不散。患者的皮膚會像魚鱗一樣粗糙,雙眼無光、黯淡無神。這是因為肝臟主血、主目,乾血的邪氣侵犯肝臟,向上熏蒸到眼睛所致。此方能溫和地補虛,主要是因為去除瘀血後,飲食自然恢復,氣血也能跟著恢復。
此方由以下藥材組成:
- 大黃(酒蒸):三兩
- 䗪蟲:三兩
- 水蛭(炒枯):適量
- 虻蟲(去足、翅,炒):適量
- 蠐螬(炙焦):適量
- 乾漆(炒至煙盡):適量
- 以上四味藥性峻猛,可酌情減量或用其他去瘀藥代替。
- 桃仁(去皮尖,炒):三兩
- 黃芩(酒炒):一兩
- 杏仁(去皮尖):三兩
- 生地:四兩
- 芍藥(酒炒):二兩
- 甘草:一兩
將以上十三味藥研磨成末,用蜂蜜製成如小豆大小的藥丸。每次用酒送服五丸,每日三次。
此方具有破血行瘀的功效,是治療所謂「乾血勞」的良方。體內乾血瘀積日久,難以去除,新生的血液無法正常濡養身體,久而久之,身體機能會不斷衰敗。張仲景運用活人手法,以潤藥滋潤乾燥的血,以能蠕動食血的蟲類藥物來推動死血,以峻藥慢慢消除瘀血,使瘀積得以去除,虛勞才能逐漸恢復,此為從絕境中求生的方法。有醫家認為,勞病發展到極點,血液停滯不前,會變得乾涸,導致皮膚乾燥無光澤,面色憔悴。此時氣無法推動血運行,只是不斷蒸發血中的熱量,可能在午後或子夜出現潮熱,開始時會有發熱感,當熱散去時會微出汗,但如果熱持續不退,就會危及生命。嚴重者,瘀血會化為蟲,導致傳染性疾病。
醫家還提到,孩童臟腑嬌嫩,若有寒熱積滯,容易形成積癖,若血液瘀滯,氣蒸發熱,則會形成疳積。女子如果血乾經閉,發熱不止,則多為勞瘵之象。等到病情嚴重時,即使有良方也難以治療。若能領悟張仲景防微杜漸的哲理,在男子、孩童、女子等患上瘵病初期,胃氣尚可承受藥力時,應立即疏導血液,可與人參等補氣藥物一起服用。如在瓊玉膏中加入桃仁泥、大黃末等,或直接服用此丸,再以瓊玉膏等滋補藥物送服,既能行瘀退熱,又能保命,此關乎重大。只是人們往往不理解其中的道理,而未能採用。
總之,此方是針對乾血而設的攻伐之劑,並非虛勞常用的方劑。如果辨證不準確而誤用,反而會加速病情惡化。
2. 獺肝散
治傳屍勞瘵。
獺肝(一具,炙乾)
為末,水服二錢,每服三次,以瘥為度。
此殺蟲之劑也。《紫庭方》云:傳屍勞瘵必有蟲,須用乳香薰病人手,以帛覆之,良久出毛長寸許,白而黃者可治,紅者稍難,青黑者即死。若熏之良久無毛者,即非此症,屬尋常虛勞也。又法:病人吸安息煙嗽不止者,乃屬傳屍,不嗽者,非傳也。蓋虛勞熱蒸積久,則生惡蟲,食人臟腑,同氣連枝,多遭傳染,甚至滅門。
法當補虛以復其元,殺蟲以絕其根,能殺其蟲,雖病者不生,亦可絕其傳疰。《金匱》之於虛勞門後,附獺肝散一方,豈無意哉!他如獺爪、雄黃、桃仁、雷丸、青蒿、百部皆勞症殺蟲之品,不可不考。劉氏云:凡童子室女,不生歡笑,及鰥寡僧尼,情志抑鬱,鬱則熱蒸,久而生蟲,蟲侵臟腑骨髓之中,遂難療治。此症初起,只宜暢達情志,恬淡靜養,內服宣發鬱熱,如逍遙散之劑,不使內蒸。
外用桃柳頭、生艾頭,搗爛,入麝香、雄黃末拌勻,烘熱,擦脊骨四肢關骨之處,以杜生蟲之害。更用百部(一斤,)生艾葉(四兩)煎湯,四周密圍,不使有風,中生炭火一盆,然後洗浴,早晚洗面。房中常燒玉樞丹,鼻聞此氣,可以殺蟲,如法調治,以圖萬一之僥倖!凡近視此病者,不宜飢餓,虛者宜服補藥,宜備安息及麝香,則蟲鬼不敢侵也。
白話文:
治療傳染性肺結核。
取一具水獺的肝臟,烤乾後磨成粉末。
每次服用二錢,用開水送服,一天三次,直到病癒為止。
這是一個殺蟲的藥方。《紫庭方》說:傳染性肺結核一定有蟲,要用乳香薰病人的手,用布蓋住,過一會兒會長出約一寸長的毛,白色或黃色的可以治療,紅色的比較難治,青黑色的就會死亡。如果薰了很久都沒有毛長出來,就不是這個病,而是普通的虛勞。另外一個方法是:病人吸入安息香的煙,咳嗽不停的,就屬於傳染性肺結核,不咳嗽的就不是。因為虛勞導致的熱氣積聚久了,就會產生惡蟲,吃人的內臟,因為同氣相連,容易互相傳染,甚至導致全家死亡。
治療方法應該先補虛,恢復元氣,再殺蟲,斷絕病根,能殺死蟲,即使病人不能痊癒,也可以阻止傳染。《金匱要略》在虛勞的章節後面,附上水獺肝散這個方子,肯定不是沒有意義的!其他像水獺爪、雄黃、桃仁、雷丸、青蒿、百部等,都是治療勞病殺蟲的藥物,不可不參考。劉氏說:凡是小孩或未婚女子,不喜歡歡笑,以及鰥夫寡婦、僧尼等,情緒壓抑,壓抑就會產生熱氣,久而久之就會生蟲,蟲侵入內臟和骨髓中,就很難治療。這種病剛開始的時候,應該要疏導情志,保持心情平和,靜養,內服宣散鬱熱的藥,例如逍遙散之類的方子,不要讓體內產生熱氣。
外用桃樹、柳樹的嫩芽、新鮮的艾草頭,搗爛,加入麝香、雄黃粉末拌勻,烘熱,擦在脊椎骨、四肢關節的地方,防止生蟲的危害。再用百部(一斤)和新鮮艾葉(四兩)煎湯,將四周密封,不讓風進來,在中間燒一盆炭火,然後用藥湯沐浴,早晚用藥湯洗臉。房中經常燒玉樞丹,聞到這種氣味,可以殺蟲,這樣調養治療,希望能夠萬一僥倖成功!凡是得了這個病的人,不應該挨餓,虛弱的人應該服用補藥,要準備好安息香和麝香,蟲鬼就不敢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