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黌

《外科選要》~ 卷下 (8)

回本書目錄

卷下 (8)

1. 驗膜

潰瘍驗膜,用軟薄綿紙封瘡口,令患者用意呼吸之,紙不動者,未透膜也,忌用嚏法,恐鼓破膜不救。

白話文:

檢驗潰瘍是否長出薄膜的方法是,用柔軟的薄棉紙覆蓋在潰瘍傷口上,讓患者用正常的呼吸方式呼吸,如果棉紙沒有被氣息吹動,就表示薄膜還沒有長出來。要避免使用打噴嚏的方式檢驗,因為可能會把還很脆弱的薄膜震破,導致無法醫治。

2. 陽症變陰

陽症變而為陰者,草醫涼藥之過也。於十一日之前未有膿時,投溫中健脾之藥,如不應,為純陰不治。至十五日之後,已出膿時,投托里溫中湯,及十二味異功散。輕者十全大補湯,倍加參耆桂附以救之,須得瘡熱作痛膿出,食進身溫脈起為吉,所為原本於陽者,故生。

白話文:

陽性病症轉變成陰性病症,是因為庸醫濫用寒涼藥物所造成的。在發病的前十一天,還沒有化膿的時候,應該使用溫補脾胃的藥物。如果這樣還沒有效果,那就是純陰性的病症,很難治療。到了發病十五天之後,已經開始化膿的時候,可以使用托里溫中湯和十二味異功散。病情比較輕微的,可以使用十全大補湯,並加倍使用人參、黃耆、肉桂、附子來救治。必須要讓瘡瘍出現發熱、疼痛、化膿的現象,並且食慾增加、身體溫暖、脈象有力,才是好的徵兆。因為原本是陽性的病症,所以才有可能治癒。

3. 陰症變陽

陰症變而為陽者,大方熱藥之驟也。雖得微腫微紅,微痛微膿,終不似真陽紅活,亦不得稠厚黃膿,其瘡不久復歸陰矣,所為原本於陰者,故死。

白話文:

陰症轉變成陽症的情況,是因為使用了大量熱性藥物過於快速的緣故。即使出現了輕微的腫脹、發紅、疼痛和化膿,最終看起來也不像真正的陽症那樣鮮紅有活力,也不會產生濃稠的黃色膿液,這樣的瘡瘍很快又會回到陰症的狀態。這種情況是因為原本病因就是陰性的,所以預後不良,會導致死亡。

4. 潰瘍外治附

5. 腫瘍針口治法

腫瘍初潰,或已開針,恐針口易合,隨用綿紙的捻蘸元珠膏插之,或用黃蠟化開。入香油少許,作捻如釘,須裹線一條為心,將蠟捻插入針口內,留線頭在外,以膏蓋之,次日換插如前。

白話文:

腫瘤剛開始潰爛,或是已經用針刺開,擔心針孔容易癒合,就用棉紙搓成細條,沾上元珠膏塞進去,或是用黃蠟融化後,加入少許香油,做成如同釘子形狀的細條,裡面要包一條線當作中心,將蠟條插入針孔內,把線頭留在外面,再用藥膏蓋住,隔天換藥,一樣照這樣插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