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例》~ 卷六 (11)

回本書目錄

卷六 (11)

1. 杖瘡血熱作痛一百二十七

大凡損傷,不問壯弱,有無瘀血,俱宜熱童便以酒佐之,推陳致新,其功甚大。若脅脹,或作痛,或發熱煩躁,口乾喜冷,飲熱童便一甌,勝服他藥。他藥雖亦取效,但有無瘀血,不能盡識,反致誤人。惟童便不動臟腑,不傷血氣。聞操軍或墜馬傷者,服之亦佳。又凡腫痛,或傷損者,以蔥搗爛熱罨之,尤妙。《本草》云:「蔥治傷損。」

一人墜馬傷頭並臂,取蔥搗爛,炒熱罨患處,以熱手熨之,服沒藥降聖丹(百六)而愈。

一人誤傷去小指一節,牙關緊急,腰背反張,人事不知,用玉真散(百二三)、青州白丸子(百八)各一服,未應。此亦藥力不能及也。急用蒜搗爛裹患指,以艾灸之,良久覺痛,仍以白丸子一服,及托裡散數服而愈。

夫四肢受患,風邪所襲,遏絕經絡者,古人所制淋漬、貼㶸、鐮刺等法,正為通經絡,導引氣血也。

白話文:

一般來說,無論體質強壯或虛弱,只要有損傷,不論是否有瘀血,都應該用加熱過的童子尿,配上酒一起服用,這樣可以幫助身體代謝更新,效果非常好。如果出現脅肋脹痛,或者疼痛,或者發熱煩躁、口渴喜歡喝冷的,喝一碗熱的童子尿,勝過吃其他藥。其他藥雖然也有效果,但無法確切知道是否有瘀血,反而可能延誤治療。只有童子尿不會影響內臟,也不會損傷氣血。聽說軍隊中有人從馬上摔下來受傷,服用童子尿也很好。另外,凡是腫痛或受傷的人,可以用蔥搗爛加熱後敷在患處,效果特別好。《本草綱目》說,蔥可以治療損傷。

曾經有一個人從馬上摔下來,頭部和手臂都受傷了,就用蔥搗爛炒熱後敷在患處,再用熱手按壓。同時服用沒藥降聖丹,就痊癒了。

曾經有一個人不小心傷到小指,斷了一節,結果牙關緊閉,腰背僵硬向後彎曲,失去知覺。服用玉真散和青州白丸子各一服,都沒有效果。這是因為藥力達不到。於是趕緊用蒜搗爛包在傷指上,並用艾草灸,過了一會兒感覺到疼痛,再服用白丸子一服,以及托裡散數服,就痊癒了。

四肢受到損傷,風邪侵入,阻礙經絡的,古人所用的淋洗、浸泡、貼敷、刮痧、針刺等方法,都是為了疏通經絡,引導氣血運行。

2. 火瘡一百二十八

一人火瘡。驟用涼藥敷貼。更加腹脹不食。予以人參敗毒散。(四六)加木通、山梔。外用柏葉。炒為末。麻油調搽。漸愈。

嘗用煮大汁上浮脂調銀硃。更效。若用涼藥逼火毒入內。多致不救。湯火瘡以淋了第二次灰渣敷患處。

又方,以臘月豬膽塗黃柏。炙乾為末。敷。

熱油湯火傷皮爛肉大痛冷霜散,牡蠣(煅)寒水石(生),明朴硝,青黛(各一兩),輕粉(一錢)桐油(二錢),水二錢。以桃柳枝不住手攪成膏。再以少水溶塗之。外用貓兒肚底毛。細剪。摻上新水。或油調濕則干貼。痛立止。

白話文:

有一個人得了火瘡,立刻用寒涼的藥敷貼,結果反而更加腹脹、吃不下東西。我給他開了人參敗毒散這個藥方,並另外加了木通和山梔。外用藥則是用柏葉,炒過後磨成粉,用麻油調和塗抹,慢慢就好了。

我曾經試過用煮大黃的汁液上面浮出的油脂,調和銀硃塗抹,效果更好。如果用寒涼的藥強迫火毒進入體內,大多會導致無法救治。被熱湯或火燙傷,可以用第二次淋過水後的灰渣敷在患處。

另一個藥方,是用臘月做的豬膽塗在黃柏上,烤乾後磨成粉末敷用。

還有一個治療熱油燙傷導致皮膚潰爛、肉痛劇烈的外用藥方,叫做冷霜散。藥材有煅燒過的牡蠣、生寒水石、明朴硝、青黛(各一兩)、輕粉(一錢)、桐油(二錢)和水(二錢)。用桃柳枝不停攪拌成膏狀,再用少許水化開塗抹。外用藥則是用貓肚子底下的毛,細剪後摻在傷口上,用清水或油調濕再貼上,疼痛立刻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