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啟玄》~ 卷之十二 (7)
卷之十二 (7)
1. 楊梅瘡部
齒窟瘡方
用生肌散將舊綿花托一二分入窟內。過夜即愈。或搗飯內塞之亦妙。生肌散方在前。
玉粉散
治胎溻皮瘡。
滑石(桂府粉包一兩水飛過),甘草,冰片(二分),
共為細末摻之瘡上即愈。
治風熱瘡方
連翹,花粉,防風,荊芥,生地,黃連,黃芩,黃柏,前胡,梔子,蟬蛻,姜蠶,苦參,蔓荊,白芷,薄荷,甘草,
上水二鍾。煎八分服。
黃水瘡方
蘄艾(一兩燒灰存性),
為末癢加枯礬五分摻上即愈。
黃花散
黃花朵(不拘多少),
燒灰存性搽上即愈。
傷手瘡方
真蜂蜜(一兩),真黃蠟(一兩),豬脂(五錢另熬成油),
用水一碗入杓子內共煮化。油蠟俱在上。以好綿紙拖之。看瘡大小剪貼之。㾾瘡頑瘡俱妙。
制柏散
治濕毒方。
厚黃柏(一斤),
入廁坑內浸一百日取出。入黃土內埋三日取出。曬乾為末。如瘡有水乾搽之。干以蜜調搽之。
胎窬瘡用補中益氣湯。
生肌散搽瘡口上二方。俱見前。
十丹方俱見圖。
五瘤方俱見圖。
口鼻喉疳。走馬牙疳。月蝕疳。旋指疳。袖口疳等方。俱見圖。
陰戶疳方
豬肝(一具切長條),雄黃(一錢),枯礬(五分),輕粉(一錢),
將肝條水滾一二滾取出蘸藥均入陰戶內。一二時再換。不三五次蟲出即愈。
鱉甲丸
治無辜疳傷瘡毒起。四肢瘦弱。腦後項邊有核如彈丸。按之轉動。軟而不疼。其間有蟲如粉。不速破則蟲隨熱氣流散。淫食臟腑。以致肢體癰瘡。便利膿血。壯熱羸瘦。頭露骨高是也。當刺破用膏藥貼之。內服此丸即愈。
鱉甲(醋煮令黃去肋),黃連,枳殼,夜明砂(淨微炒各二兩),訶子(生一枚熟一枚),全蠍(一雄微炙),麝香(一字),
上末蜜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米飲下。一日三
服。
白話文:
[楊梅瘡部]
齒窟瘡方
用生肌散,將舊棉花沾取少許(約一、二分)塞入牙齒的瘡洞內。過一夜就會好。或是將米飯搗爛後塞入,效果也很好。生肌散的配方在前面已經提過。
玉粉散
治療嬰兒因濕疹引起的皮膚潰爛。
滑石(用桂府粉包裹一兩,用水漂洗過)、甘草、冰片(二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撒在瘡面上就會痊癒。
治風熱瘡方
連翹、花粉、防風、荊芥、生地、黃連、黃芩、黃柏、前胡、梔子、蟬蛻、殭蠶、苦參、蔓荊、白芷、薄荷、甘草。
加水兩碗煎煮至剩八分,服用。
黃水瘡方
蘄艾(一兩,燒成灰,保留藥性)。
將艾灰磨成粉,如果搔癢,再加入枯礬五分一起攪拌後塗抹在瘡上就會好。
黃花散
黃花朵(不限數量)。
將黃花朵燒成灰,保留藥性,塗抹在瘡上就會好。
傷手瘡方
純蜂蜜(一兩)、純黃蠟(一兩)、豬油(五錢,另外熬成油)。
將水一碗倒入勺子中,把蜂蜜、黃蠟和豬油一起煮化。油和蠟會浮在上面,用好的棉紙沾取油蠟,看瘡的大小剪下貼在瘡上。無論是難癒的瘡或頑固的瘡都有效。
制柏散
治療濕毒引起的瘡。
厚黃柏(一斤)。
將黃柏放入廁所坑內浸泡一百天後取出。再放入黃土中埋三天後取出,曬乾磨成粉。如果瘡有水,直接乾擦,如果乾燥,就用蜂蜜調和後塗抹。
嬰兒臀部生瘡,用補中益氣湯治療。
生肌散用於塗抹瘡口,以上兩種藥方在前面已經提過。
十種丹藥的配方,都可以在圖譜中找到。
五種瘤的配方,都可以在圖譜中找到。
口、鼻、喉嚨的潰爛(疳),走馬牙疳、月蝕疳、旋指疳、袖口疳等症狀的藥方,都可以在圖譜中找到。
陰戶疳方
豬肝(一副,切成長條)、雄黃(一錢)、枯礬(五分)、輕粉(一錢)。
將豬肝條放入滾水中稍微燙一下後取出,沾上藥粉,均勻塞入陰戶內。一、二個時辰後更換。不需三、五次,蟲就會排出而痊癒。
鱉甲丸
治療不明原因引起的疳瘡,造成四肢瘦弱、脖子後方有如彈丸般的腫塊,按下去會移動,軟但不痛,裡面有如粉末的蟲。如果不快點刺破,蟲會隨著熱氣散開,侵蝕內臟,導致身體長瘡、大小便有膿血、發高燒且身體消瘦、頭部骨骼突出。這時應該刺破腫塊,貼上膏藥,並內服此丸就能痊癒。
鱉甲(用醋煮黃,去除骨頭)、黃連、枳殼、夜明砂(淨,稍微炒過,各二兩)、訶子(生的一個,熟的一個)、全蠍(一隻,稍微烤過)、麝香(少許)。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用蜂蜜做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丸,用米湯送服。一天服用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