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啟玄》~ 卷之十 (2)
卷之十 (2)
1. 明預識痘疹法論
夫小兒痘疹未顯之先,發熱之初,則煩躁臉赤,目胞赤,唇紅,身體痛,頭疼頓悶,呵欠,喘嗽,驚𦭭,噴嚏等症,此五臟外症悉具,而內毒煩冤。二三日後,毒歸於一臟方顯,是何臟受症也?歸於脾,則令人不食,嘔吐瀉痢腹痛;歸於肝,則令人目赤多淚,乍涼乍熱;歸於心,則驚悸煩躁腮赤作渴;
歸於肺,則噴嚏喘嗽,咽乾發熱譫語;歸於腎,則腰痛耳尻熱,嘎牙振寒,眼合腹脹黑舌,此五臟獨顯之外症也。又如傷風則惡風脈浮緩,傷寒必惡寒脈浮緊,傷食必惡食,氣口脈必盛。如跌僕打壓等傷,必有腫痛於何處,則令人驚恐搐搦,喊叫昏睡悶亂等症。再加之一診耳冷尻冷,
四梢冷,又不若視耳後紅脈赤縷,目有水光,身微戰動,如此診視,最為的真秘之稽驗若神,世少知之矣。
白話文:
嬰兒出疹之前,一開始發燒,就會出現煩躁、臉紅、眼瞼紅腫、嘴唇紅、全身疼痛、頭痛昏沉、打呵欠、咳嗽喘息、驚嚇、打噴嚏等症狀。這些是五臟外在的症狀都表現出來了,而體內的毒素鬱積作亂。二三日後,毒素才會集中到某個臟腑,然後才會明顯看出是哪個臟腑受影響。
如果毒素歸於脾,就會導致食慾不振、嘔吐、腹瀉、腹痛;歸於肝,則會導致眼睛紅腫流淚、忽冷忽熱;歸於心,則會出現心悸、煩躁、腮幫子紅腫、口渴;歸於肺,則會打噴嚏、咳嗽喘息、咽喉乾燥發熱、神志不清;歸於腎,則會腰痛、耳後和臀部發熱、磨牙、寒戰、眼睛閉合、腹部脹滿、舌苔發黑。這些是五臟個別顯現出來的症狀。
此外,例如傷風感冒則會怕風、脈搏浮弱;傷寒則會怕冷、脈搏浮緊;傷食則會不想吃東西、脈搏有力;如果跌倒、碰撞等外傷,受傷部位一定會腫痛,還會伴隨驚恐、抽搐、哭喊、昏睡、神志不清等症狀。再仔細檢查,如果耳朵冰冷、臀部冰冷、四肢末端冰冷,情況就不一樣了。最好觀察耳後紅色的血管、眼睛有水光、身體微微顫抖。這樣診斷,是最真實可靠、如同神明一樣準確的驗證方法,可惜世人很少知道。
2. 明痘症四時逆順辨法論
夫痘瘡屬陽。春夏為順。秋冬為逆。春痧夏癍。秋膿胞。四季疹者為順。如春膿疱。夏黑陷。秋癍冬疹者皆為逆。逆者不必用藥。總是仙丹。豈能返於生命乎。又云。先痘後夾疹者為順。先疹後夾癍者順。先痘後水泡者多則順。少則逆。先水泡後夾癍少者順。多者逆。先水泡後夾疹者逆。
瘡已黑。忽泄出膿血痂皮者順。水穀乳食不化者逆。大抵順者吉。而逆者凶。有順時令而內兼險惡壞症者亦死。有逆時令而痘色形症輕稀者生。如此之度嬰幼生之有賴。
白話文:
痘瘡屬陽性疾病,春夏發病為順利,秋冬發病則為逆順。春天出痧,夏天出痘疹,秋天出膿皰,一年四季都出疹子的,都算是順利。但如果春天出膿皰、夏天出黑陷的痘、秋天出疹子、冬天出疹子,這些都是逆順的現象。逆順的痘瘡不必用藥治療,即使是仙丹妙藥,也難以逆轉生命。
此外,先出痘疹,後伴隨其他疹子的是順利;先出疹子,後伴隨痘疹的也是順利;先出痘疹後出水泡,水泡多則順利,少則逆順;先出水泡後伴隨少許痘疹的是順利,多則逆順;先出水泡後伴隨其他疹子則為逆順。
痘瘡已經發黑,突然流出膿血及結痂,這是順利的徵兆;飲食消化不良則是逆順的徵兆。總的來說,順利的預後良好,逆順的預後不良。但即使是順應時令發病,如果內在兼有險惡的壞症,也可能致死;即使是逆順時令發病,但痘瘡的色澤、形狀及症狀輕微稀少,也可能痊癒。因此,判斷嬰兒是否能存活,必須考慮這些因素。
3. 明痘分部位輕重論
夫痘之初出。先分部位。部位者。天庭地閣。乃額上承漿是也。如那一部位稠者毒之甚。稀者毒之輕。無者即本經無毒也。如頭頂額背脊腰委中者太陽經也。如面鼻腮頰屬手足陽明經。咽喉手背肺經也。胸膈舌心部也。脅肋陰器肝膽部也。四肢脾部也。輕則尖圓飽滿。蒼黃膚糙。
能食。氣體壯無他症者吉也。重則空陷癢𤹀。密串丹浮。肉腫。痘不脹。目閉聲啞不食者。縱有千金難買大限。妙藥何功。又云痘從頭面胸背先灰者。八九日為順。從腳膝腰腿者為逆。如此直指。應驗神矣。
白話文:
痘瘡剛開始長出來時,要先區分部位。所謂部位,指的是天庭、地閣,也就是額頭上和承漿穴(下巴)。如果哪個部位痘瘡長得很密集,則毒性很重;痘瘡稀疏,則毒性較輕;如果沒有痘瘡,就表示該經絡沒有毒邪。例如,頭頂、額頭、背部、脊椎、腰部、委中穴(腿彎內側)屬於太陽經;臉部、鼻子、腮幫子、臉頰屬於手足陽明經;咽喉、手背屬於肺經;胸部、膈肌、舌頭、心臟部位屬於心經;脅肋、陰部屬於肝膽經;四肢屬於脾經。
痘瘡輕者,痘疹尖圓飽滿,顏色蒼黃,皮膚粗糙,還能吃東西,精神氣色良好,沒有其他症狀,預後良好。痘瘡重者,痘疹凹陷,奇癢難忍,痘疹密集成串,顏色深紅,伴隨肉腫,痘疹不腫脹,眼睛閉合,聲音嘶啞,不能吃東西,即使有千金家財也難以挽回性命,再好的藥物也沒有作用。又說,痘瘡從頭面、胸背先結痂者,八九天就能痊癒,這是順利的情況;如果痘瘡從腳、膝蓋、腰、腿開始長,這是逆順,預後不良。以上論述非常精確,驗證效果神奇。
4. 明痘色吉凶論
夫痘之色者宜光澤於外。則知內臟及膚里無蓄滯之毒為吉。混黑灰色乾紅焦頂下澤於外者。乃臟腑壅滯之毒。不能疏泄於外為凶。不可治之。
白話文:
痘疹的顏色,應該光澤明亮。這樣就表示內臟和皮膚內部沒有積聚的毒素,這是吉兆。如果顏色混濁、發黑、灰暗、乾燥、發紅、焦枯,而底部卻潮濕,則表示臟腑阻塞積滯的毒素無法向外排出,這是凶兆,不可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