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正宗》~ 卷之四 (1)
卷之四 (1)
1. 濕腫第九十二
濕腫者,皆脾氣受傷之病。或飲食後驟受風寒所侵,或飢渴時誤餐生冷所滯,寒積於中,食不克化,其患胸膈不寬,小水不利,面目浮腫,漸至遍身,此土傷不能生化之故也。宜用二蛟散疏通稼土,溫養脾元,其小水自利,浮腫自消。此方百發百中之妙。
二蛟散
二蚊散內焙皮硝,陳米三年要炒焦
濕腫糖湯調服下,如蛟行水自然消
治生冷、惱怒傷脾,致胸膈不寬,小水不利,面目四肢浮腫,諸藥不效。
用三年老黃米炒焦黃色為末,提淨芒硝三兩,鍋內溶化,炒乾為末,每用一平杯,和勻再碾極細,大人壯實者每服三錢,小兒十歲上下者一錢二分,俱用赤砂糖三茶匙和白滾湯半茶鍾空心調服。至午大便一次,至晚再便一次,其疾先從眼胞消起,日久元氣虛者,與加味胃苓湯間服。至重者,不過五服愈。
加味胃苓湯
加味胃苓湯術苓,參查芍半藿香陳
澤瀉豬苓並厚朴,甘草香附效如神
治脾胃受傷,胸膈不寬,兩脅膨脹,小水不利,面目四肢浮腫者服之。
陳皮,茯苓,白朮,白芍(各一錢),藿香,人參,厚朴,山楂,澤瀉,半夏(各五分),甘草,豬苓(各三分),香附(女人加一錢)
姜三片,燈心二十根,水二鍾,煎八分,食前服。
白話文:
濕腫,都是因為脾氣受損的疾病。有的是因為飯後突然受到風寒侵襲,有的是因為飢渴時誤食生冷食物導致積滯,寒氣積聚在體內,食物無法消化,導致胸部悶脹不舒,小便不順暢,臉部浮腫,漸漸蔓延到全身,這是因為脾土受損,無法正常運化水濕所造成的。應該用二蛟散來疏通脾土,溫養脾氣,這樣小便自然會順暢,浮腫也會消退。這個方子非常靈驗。
二蛟散
二蛟散包含焙過的皮硝(芒硝),和陳放三年的米炒焦而成。用糖水調服,如同蛟龍行水般,浮腫自然消退。
主治因生冷食物或惱怒傷脾,導致胸部悶脹不舒,小便不順暢,臉部和四肢浮腫,各種藥物都無效的情況。
用三年以上的老黃米炒至焦黃色,磨成粉末;取提煉過的芒硝三兩,在鍋中融化,炒乾也磨成粉末。每次取一平杯,將兩種粉末混合均勻,再研磨至極細。大人體格強壯的每次服用三錢,十歲左右的小孩每次服用一錢二分。都用紅糖三茶匙,加入半茶盅的滾水,空腹調服。服藥後,中午會排便一次,晚上會再排便一次,病症會先從眼皮消腫開始。如果久病導致元氣虛弱,可以間隔服用加味胃苓湯。病情嚴重的,不超過五次服用就能痊癒。
加味胃苓湯
加味胃苓湯的藥材包含:白朮、茯苓、人參、山楂、白芍、半夏、藿香、陳皮、澤瀉、豬苓、厚朴、甘草、香附。
主治脾胃受損,胸部悶脹不舒,兩脅脹痛,小便不順暢,臉部和四肢浮腫的病症。
藥材配比:陳皮、茯苓、白朮、白芍各一錢,藿香、人參、厚朴、山楂、澤瀉、半夏各五分,甘草、豬苓各三分,香附(女性加一錢)。
加入三片生薑、二十根燈心草,用水兩鍾煎至八分,飯前服用。
2. 咬傷第九十三
人咬為患,良肉受傷,但齒乃陽明胃經有餘臟腑,多火多熱,生穴於此,凡食經此,無不燖爛下咽;又飲食炙爆之毒,無不侵襲。故人發腫,其痛異常,臭膿腐爛,痛徹連心,是感牙之毒也。初咬時一日內,眾撒熱小便浸傷處,洗淨牙黃瘀血,咬孔上蟾酥餅貼之膏蓋,後出微膿漸愈。
如咬時未經此法,致腫痛發胖疼甚者,亦與童便浸洗,挹乾用粗紙捻蘸麻油點火,用煙焰熏腫痛上,良久方住,以解牙毒,仍以蟾酥條插入孔內膏蓋,候腫消時換玉紅膏搽之,長肉完口。如有雜症相兼者,亦隨症而治。
蟾酥餅條(見疔瘡門)
玉紅膏(見腫瘍門)
蔥白甘草湯
蔥白甘草湯容易,咬傷疼痛兼臭穢
每日常將頻洗之,消瘀散腫功全備
治咬傷焮腫疼痛,膿血淋漓,臭穢腐爛者。
用蔥白二兩,粉草五錢,水三碗,煎至二碗,每日洗淨傷處瘀腐膿血,方用玉紅膏搽之,黑膏蓋漸愈。
白話文:
被人咬傷是一種禍害,好的肌肉受到損傷,但牙齒是屬於陽明胃經的器官,有過多的火熱之氣,產生的孔穴就在這裡。凡是食物經過這裡,沒有不被煮爛後吞下的;而且飲食中燒烤油炸的毒素,沒有不侵襲這裡的。所以人被咬傷後會紅腫,疼痛異常,流出臭膿腐爛,痛到心裡,這是感染了牙齒的毒素。剛被咬傷時,一天內,用眾人的熱小便浸泡傷口,洗淨牙垢和淤血,在咬傷的孔洞上貼上蟾酥餅膏蓋住,之後流出少量膿液就會慢慢痊癒。
如果被咬傷時沒有這樣處理,導致紅腫疼痛加劇、腫脹肥大,也要用童子小便浸泡清洗,擦乾後用粗紙捻沾上麻油點火,用煙熏腫痛處,過一會兒才能停,用來解牙齒的毒素,然後把蟾酥條插入孔洞內用膏蓋住,等到紅腫消退時換成玉紅膏塗抹,促進肌肉生長使傷口癒合。如果有其他併發症,也應根據情況治療。
蟾酥餅條(參見疔瘡門)
玉紅膏(參見腫瘤門)
蔥白甘草湯的配方很簡單,可以治療咬傷引起的疼痛和惡臭。
每天經常使用清洗傷口,能消除淤血,消散腫脹,功效完備。
用來治療咬傷引起的紅腫疼痛,膿血淋漓、惡臭腐爛。
使用蔥白二兩、甘草五錢,加水三碗,煎至二碗,每天用來清洗傷口上的淤血腐肉和膿液,然後塗上玉紅膏,用黑膏蓋住,就會逐漸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