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之望

《濟陰綱目》~ 卷之八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3)

1. 腹痛

大全,云:兒枕者,由母胎中宿有血塊,因產時,其血破散,與兒俱下,則無患也。若產婦臟腑風冷,使血凝滯在於小腹不能流通,則令結聚疼痛,名之曰兒枕。

全匱,云:產後七八日,無太陽證,少腹堅痛,此惡露不盡,不大便,煩躁發熱,切脈微實,再倍發熱,日晡時煩躁者,不食,食則譫語,至夜即愈,宜大承氣湯主之,熱則里結在膀胱也。(既曰惡露不盡,不大便而躁熱矣,然不用桃仁承氣,而用大承氣者何?蓋熱結在膀胱,故宜大承氣也)

大全,云:產後惡血,雖常通行,或因外感五邪,內傷七氣,致令斬然而止,余血壅滯,所下不盡,故令腹痛,當審其因而治之。

一產婦小腹痛甚,牙關緊急,此瘀血內停、灌以失笑散,下血而蘇,又用四物加炮薑、白朮、陳皮而愈。

一婦人經水來,比常度過多不止,遂用澀藥止之,致腹作痛,此乃氣血凝滯也,用失笑散二服而愈。

以上數段,言惡露不盡。

余按《金匱》所治,重在傷寒裡實,不重在惡露,故其脈證皆指實熱言,當以無太陽證句,及熱結膀胱句玩之,便得其意。後案專主惡露言,故與前方不同,不可一律看也。

大全,云:以惡露不盡腹痛,及兒枕心腹刺痛,小腹疼痛,寒疝分為四門(寒疝,《大全》云:產後臍腹痛,乃冷氣乘虛,用當歸建中湯。無擇曰:產當寒月,入門臍下痛,手不可近者,羊肉湯。立齋曰:前症若脾胃虛寒邪侵者,蟠蔥散;若肝經濕熱,小便不利者,瀉肝湯亦所當知,毋膠一也)。由母胎中宿有血塊,產後不與兒俱下,而仍在腹作痛,謂之兒枕。其惡露下不快而作痛者,胎中原無積聚,不為兒枕也。若惡露已盡,或由他故腹痛,如仲景枳實芍藥散證,或由血虛腹痛,如仲景當歸生薑羊肉湯證,自當別論。故復臚列諸名方於後,若服枳實芍藥散不愈,仍當求責瘀血也,故下瘀血諸方附焉,而補虛諸方終之,不復立寒疝條。

加味四物湯,治產後惡露不盡腹痛。

當歸,川芎,芍藥,熟地(各一錢),香附(炒),五靈脂(炒,二味另為末,各一錢,臨服調入)

上銼一服,水煎服。痛甚者,加桃仁泥四分。

海藏方,四物湯加玄胡索、沒藥、白芷,治產後敗血作痛。(此所加幾種藥,少有差等,在自擇之)

一方四和湯加苦楝。

一方四物湯加玄胡索。

一方四物湯加蒲黃。

當歸蒲延散,治產後血瘕作痛,臍下脹滿,或月經不行,發熱體倦。

當歸(八分),桂心,芍藥(炒),血竭,蒲黃(炒,各六分),玄胡索(炒,四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空心酒調下。(桂心血竭治血瘕妙)

玄胡索散,治產後惡血攻刺腹痛,及一切血氣刺痛,不論新舊虛實,皆可服之。

白話文:

腹痛

《大全》中提到,所謂的「兒枕」,是因為母親懷孕時體內積有血塊,生產時這些血塊隨著胎兒一起排出就沒事了。但如果產婦的內臟受寒,導致血塊凝結在小腹無法順利排出,就會造成腹痛,這就是所謂的「兒枕」。

《全匱》中說,產後七八天如果沒有發熱的太陽表證,而是小腹持續疼痛且腹部硬結,這是因為惡露沒有排乾淨,同時伴有便秘、煩躁發熱,把脈感覺脈象微弱而有力,而且發熱情況加重,在下午時分特別煩躁,不想吃東西,吃了就會胡言亂語,但到了晚上又會好轉。這種情況應該服用大承氣湯來治療,因為熱邪積聚在膀胱部位。(既然說到惡露未盡、便秘又煩躁發熱,為何不用桃仁承氣湯而用大承氣湯呢?因為熱邪積聚在膀胱,所以適合用大承氣湯。)

《大全》中說,產後惡露雖然會正常排出,但有時因為外感風寒等邪氣,或內傷情緒,導致惡露突然停止,殘餘的血瘀積在體內,無法排乾淨,就會引起腹痛。應該仔細辨別原因再加以治療。

有一個產婦小腹劇痛,甚至牙關緊閉,這是因為體內有瘀血阻滯,用失笑散灌服後,排出瘀血就恢復了。之後又用四物湯加上炮薑、白朮、陳皮來調理,就痊癒了。

有一個婦人,月經來潮時,量比平常多很多且持續不止,就用了收澀的藥物止血,結果導致腹痛。這是因為氣血凝滯了,用了兩次失笑散就痊癒了。

以上幾段文字都在講惡露沒有排乾淨導致的腹痛。

我認為《金匱要略》中治療的重點在於外感寒邪導致的裡實證,而不是單純的惡露問題,所以它所描述的脈象和症狀都是指向實熱證。我們應特別留意「沒有發熱的太陽表證」以及「熱邪積聚在膀胱」這兩句話,就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後面的案例則著重於惡露問題,所以治療方法和前面的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大全》中將惡露未盡引起的腹痛、兒枕導致的心腹刺痛、小腹疼痛、以及寒疝分為四類來討論(寒疝,《大全》中說是產後肚臍腹痛,是寒氣侵入體內導致,可以用當歸建中湯治療。無擇說,產後在寒冷的月份,肚臍下方疼痛,手不能觸摸的,可以用羊肉湯治療。立齋認為,前述症狀如果是脾胃虛寒、邪氣入侵,可以用蟠蔥散;如果是肝經濕熱,小便不暢,可以用瀉肝湯,這也是應該知道的,不要執著於單一療法)。所謂的「兒枕」,是因為懷孕時體內有血塊,生產後沒有隨著胎兒一起排出,仍然留在腹中作痛。而惡露排出不順暢導致的疼痛,則是胎中原本沒有血塊積聚,所以不能稱為「兒枕」。如果惡露已經排乾淨,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腹痛,例如仲景的枳實芍藥散證,或是血虛腹痛,如仲景的當歸生薑羊肉湯證,就應該另作考慮。因此我在後面列出了一些常用的方子,如果服用枳實芍藥散沒有效果,還是應該考慮是否有瘀血的問題,所以後面附上活血化瘀的方子,最後再補充補虛的方子,就不再單獨列出寒疝的治療方法了。

加味四物湯,治療產後惡露未盡引起的腹痛。

  • 當歸、川芎、芍藥、熟地(各一錢)、香附(炒)、五靈脂(炒,後兩味研成粉,各一錢,服用時加入)
  • 將藥材切碎,用水煎服。如果疼痛劇烈,可以加入桃仁泥四分。

海藏方,在四物湯的基礎上加入玄胡索、沒藥、白芷,治療產後瘀血作痛。(這裡增加的藥物略有不同,可自行選擇)

  • 一方用四和湯加苦楝。
  • 一方用四物湯加玄胡索。
  • 一方用四物湯加蒲黃。

當歸蒲延散,治療產後瘀血積聚作痛,肚臍下腹脹滿,或是月經不來,發熱疲倦。

  • 當歸(八分)、桂心、芍藥(炒)、血竭、蒲黃(炒,各六分)、玄胡索(炒,四分)
  • 將藥材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酒調服。(桂心和血竭對治療瘀血積聚有很好的效果)

玄胡索散,治療產後瘀血攻刺腹痛,以及各種原因引起的血氣刺痛,不論是新病或舊病,虛證或實證,都可以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