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元方
《諸病源候論》~ 卷之四十二 (4)
卷之四十二 (4)
1. 五十一、妊娠痙候
體虛受風,而傷太陽之經,停滯經絡,後復遇寒濕相搏,發則口噤背強,名之為痙。妊娠而發者,悶冒不識人,須臾醒,醒復發,亦是風傷太陽之經作痙也。亦名子癇,亦名子冒也。
白話文:
孕婦體質虛弱,感受風邪侵襲,導致太陽經脈受損,使經絡氣血運行不暢而停滯。之後又遇到寒濕之邪內外夾擊,發作時會出現嘴巴緊閉、背部僵硬的症狀,這種情況稱為「痙」。如果發生在懷孕期間,就會出現意識模糊、不認得人的狀況,過一會兒又會清醒,清醒後又再次發作,這也是風邪損傷太陽經脈所造成的「痙」證。這種情況也被稱為「子癇」,也叫做「子冒」。
2. 五十二、妊娠鬼胎候
夫人腑臟調和,則血氣充實,風邪鬼魅,不能幹之。若榮衛虛損,則精神衰弱,妖魅鬼精,得入於臟,狀如懷娠,故曰鬼胎也。
白話文:
婦女如果五臟六腑協調和順,那麼氣血就會充足,風邪鬼怪就無法侵擾。如果身體的營衛之氣虛弱損耗,就會導致精神衰弱,這時妖魔鬼怪之類的邪氣就有機會進入體內,出現類似懷孕的現象,所以才稱之為「鬼胎」。
3. 五十三、妊娠兩胎一生一死候
陽施陰化,精盛有餘者,則成兩胎。胎之在胞,以血氣資養。若寒溫節適,虛實調和,氣血強盛,則胎無傷夭;若冷熱失宜,氣血損弱,則胎翳燥不育。其兩胎而一死者,是血遇於寒,挾經養不調,故偏夭死也。候其胎上冷,是胎已死也。
白話文:
男女陰陽交合,如果男方的精氣旺盛有餘,就可能形成雙胞胎。胎兒在子宮裡,依靠母體的血液和氣來滋養。如果母體的寒熱適中,虛實調和,氣血強盛,胎兒就不會受到損傷而夭折;如果母體受寒或受熱失調,氣血虛弱,胎兒就容易發育不良或無法生育。雙胞胎中其中一個死亡的情況,是因為其中一個胎兒的血液遇到寒氣,導致經脈的滋養失調,所以才會偏向夭折死亡。可以觀察到死胎的部位會比較冰冷,代表胎兒已經死亡。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