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病源候論》~ 卷之三十八 (4)
卷之三十八 (4)
1. 四十九、八瘕候
脂瘕者,婦人月水新來,若生未滿三十日,其人未復,以合陰陽,絡脈分,胞門傷,子戶失禁,關節散,五臟六腑,津液流行,陰道瞤動,百脈關樞四解,外不見其形。子精與血氣相遇,犯禁,子精化,不足成子,則為脂瘕之聚。
令人支滿,裡急痛痹,引小腹重,腰背如刺狀,四肢不舉,飲食不甘,臥不安席,左右走,腹中切痛,時瘥時甚,或時少氣頭眩,身體解墮,苦寒惡風,膀胱脹,月水乍來乍去,不如常度,大小便血不止。如此者,令人無子。
狐瘕者,婦人月水當月數來,而反悲哀憂恐,以遠行逢暴風疾雨,雷電驚恐,衣被沉濕,疲倦少氣,心中怳怳未定,四肢懈惰,振寒,脈氣絕,精神遊亡,邪氣入於陰里不去,生狐瘕之聚。食人臟,令人月水閉不通,小腹瘀滯,胸脅腰背痛,陰中腫,小便難,胞門子戶不受男精。
五臟氣盛,令嗜食,欲嘔,喜唾,多所思,如有娠狀,四肢不舉。有此病者,終身無子。其瘕有手足成形者,殺人也;未成者可治。
蛇瘕者,婦人月水已下新止,適閉未復,胞門子戶勞傷,陰陽未平復,榮衛分行,若其中風,暴病羸劣,飲食未調;若已起,當風行,及度泥塗,用清寒太早;若坐濕地,名陰陽亂。
腹中虛,且未飲食,若遠道之餘,飲汙井之水,不潔之食,吞蛇鼠之精,留絡不去,因生蛇瘕之聚,上食心肝,長大,其形若漆,在臍上下,還癘左右脅,不得吐氣,兩股脛間苦疼,小腹疾,小便赤黃,膀胱引陰中攣急,腰背痛,難以動作,苦寒熱,之後月水有多有少。有此病者,不復生子。
其瘕手足成形者,殺人;未成者可治。
鱉瘕者,婦人月水新至,其人劇吐疲勞,衣服沉濕,不以時去;若當風睡,兩足踐濕地,恍惚覺悟,蹠立未安,顏色未平,復見所好,心為開蕩,魂魄感動,五內脫消;若以入水浣洗沐浴,不以時出,神不守,水精與邪氣俱入,至三焦之中募,玉門先閉,津液妄行,留絡不去,因生鱉瘕之聚。
大如小盤,令人小腹切痛,惡氣走上下,腹中苦痛,若存若亡,持之躍手,下引陰里,腰背亦痛,不可以息,月水喜敗不通,面目黃黑,脫聲少氣。有此病者,令人絕子。其瘕有手足成形者殺人,未成者可治。
白話文:
四十九、八瘕候
脂瘕是婦女月經剛來,或生產未滿三十天,身體尚未恢復,陰陽失調,經絡受損,胞宮受傷,子宮頸鬆弛,關節疼痛,五臟六腑津液運行失常,陰道抽搐,全身經絡關節阻塞,外觀卻沒有明顯的症狀。這是因為精血相遇,違反生理規律,精氣不能化為胎兒,而形成脂瘕。
患者會感到腹部脹滿,內急腹痛,小腹墜脹,腰背刺痛,四肢無力,食慾不振,夜不能寐,輾轉難安,腹部絞痛,時好時壞,有時還會頭暈氣短,身體倦怠,怕冷怕風,膀胱脹痛,月經量時多時少,不規律,大小便帶血不止。這種情況會導致不孕。
狐瘕是婦女月經按時來潮,卻伴隨悲傷、憂慮、恐懼等情緒,例如長途跋涉遇到暴風雨、雷電驚嚇、衣被潮濕、疲勞氣虛、心神恍惚不定、四肢無力、畏寒、脈象微弱、精神萎靡等情況,邪氣入侵下焦而無法排出,形成狐瘕。它會損傷臟腑,導致月經閉止,小腹瘀滯,胸脅腰背疼痛,陰部腫脹,排尿困難,子宮頸無法接受男性的精液。
五臟之氣旺盛,患者會貪食,想吐,喜歡吐口水,多思多慮,有懷孕的徵兆,四肢無力。患有此病者,終生不孕。如果瘕塊長出手腳形狀,則會致命;尚未成形的,則可以治療。
蛇瘕是婦女月經剛結束,尚未恢復正常,胞宮和子宮頸受損,陰陽失衡,經絡運行不暢,例如中風、暴病體弱、飲食不調;或產後受風、涉水過泥、過早使用寒涼之物;或久坐潮濕之地,導致陰陽失調。
腹部空虛,沒有進食,例如長途跋涉後,飲用污濁井水,食用不潔食物,吞入蛇鼠精氣,停留在經絡中無法排出,從而形成蛇瘕。它會向上侵犯心肝,逐漸長大,形狀像漆,位於肚臍上下,並向左右脅部蔓延,導致氣喘,兩腿脛骨疼痛,小腹疼痛,小便黃赤,膀胱與陰部牽扯疼痛,腰背疼痛,行動困難,寒熱交替,月經量時多時少。患有此病者,終生不孕。
如果瘕塊長出手腳形狀,則會致命;尚未成形的,則可以治療。
鱉瘕是婦女月經剛來,患者劇烈嘔吐、疲勞,衣衫潮濕,沒有及時更換;或在風中睡覺,雙腳踩在潮濕地上,神志恍惚,站立不穩,面色蒼白,見到喜歡的事物,心情激動,魂魄受驚,五臟衰竭;或在水中清洗沐浴,沒有及時出來,神氣不守,水邪與邪氣一起入侵三焦的募穴,玉門先閉塞,津液運行失常,停留在經絡中無法排出,從而形成鱉瘕。
瘕塊像小盤子一樣大,患者小腹劇烈疼痛,惡氣上下竄動,腹部痛苦不堪,時而感覺存在時而感覺不存在,疼痛難忍,牽扯到陰部,腰背也疼痛,無法休息,月經閉止,面色黃黑,聲音嘶啞,氣虛。患有此病者,會導致不孕。如果瘕塊長出手腳形狀,則會致命;尚未成形的,則可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