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元方

《諸病源候論》~ 卷之三十六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六 (2)

1. 五、䖻毒候

此是諸毒蛇夏日毒盛不泄,皆齧草木,及吐毒著草木上,人誤犯著此者,其毒如被蛇螫不殊。但瘡腫上有物如蟲蛇眼狀,以此別之,名為䖻毒。

白話文:

這是指各種毒蛇在夏天時毒性旺盛,無法排泄出來,就去啃咬草木,或者把毒液吐在草木上。人如果不小心觸碰到這些被毒液污染的草木,所中的毒跟被蛇咬傷的狀況差不多。不過這種毒的瘡腫上面會有像蟲或蛇眼睛一樣的圖案,可以藉此區分,這種毒就叫做「䖻毒」。

2. 雜毒病諸候(凡十四論)

3. 一、蜂螫候

蜂類甚多,而方家不具顯其名。唯地中大土蜂最有毒,一螫中人,便即倒悶,舉體洪腫。諸藥治之,皆不能卒止。舊方都無其法。雖然,不肯殺人。有禁術封唾,亦微效。又有瓠𧹬蜂,抑亦其次。余者猶瘥。

白話文:

蜜蜂種類繁多,但醫書沒有明確指出牠們的名稱。其中,地底下大型的土蜂毒性最強,牠們螫人後,會使人立刻昏倒,全身都腫脹起來。用各種藥物治療都不能馬上止住症狀。以前的藥方都沒有記載這種情況的處理方法。不過,土蜂的毒性雖然強,也不會致人於死。有些用唾液封住傷口的禁術,稍微有點效果。另外,還有葫蘆蜂,牠的毒性也比較強,但比土蜂弱一點。其他的蜂類,毒性就比較輕微了。

4. 二、蠍螫候

此蟲五月、六月毒最盛。云有八節、九節者彌甚。螫人,毒勢流行,多至牽引四肢皆痛,過一周時始定。

白話文:

蠍子這種蟲類在農曆五、六月時毒性最強。據說有八節或九節的蠍子毒性更厲害。牠們螫傷人後,毒素會迅速擴散,常常會導致四肢都被牽引著疼痛,大約過一個星期才會停止。

5. 三、蠆螫候

陶隱居云:蠆蟲,方家亦不能的辯正,云是蝘蜒子,或云是小烏蟲,尾有兩歧者。然皆恐非也,疑即是蠍。蠍尾歧而曲上,故《周詩》云:彼都人士,拳發如蠆。

白話文:

陶弘景說:關於蠆這種蟲,醫藥專家也無法正確辨認,有人說是壁虎的幼蟲,也有人說是小黑蟲,尾巴分岔的。但我認為這些說法可能都不對,我懷疑它就是蠍子。蠍子的尾巴分岔並且向上彎曲,所以《詩經》裡說:「那些城裡人,頭髮捲曲得像蠍子的尾巴。」

6. 四、蜈蚣螫候

此則百足蟲也。雖復有毒,而不甚螫人。人誤觸之者,故時有中其毒。

白話文:

蜈蚣這種蟲子,雖然有毒,但不太會主動咬人。人如果是不小心碰到牠,有時候會因此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