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元方

《諸病源候論》~ 卷之三十四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四 (4)

1. 二十七、螲蟷瘻候

螲蟷瘻者,由居處飲食有螲蟷毒氣,入於腑臟,流於經脈所生。初得之時,如棗核許,戾契。或滿百日,或滿周年,走不定一處,成竅而膿汁潰瘻也。故謂之螲蟷瘻。

白話文:

螲蟷瘻這種疾病,是因為居住環境或飲食中含有螲蟷(一種蜘蛛)的毒氣,這些毒氣進入體內臟腑,並在經脈中流竄所引起的。剛開始發病時,會出現像棗核般大小、形狀不規則的硬塊。經過一百天或一年左右,硬塊會開始在身體不同部位遊走,最後形成孔洞,流出膿液,變成潰爛的瘻管。因此,這種病就被稱為螲蟷瘻。

2. 二十八、赤白瘻候

人有患瘡,色赤白分明,因而成瘻,謂之赤白瘻。

白話文:

人如果長了瘡,呈現紅色和白色明顯區分的顏色,接著因為這樣形成了瘻管,就稱作赤白瘻。

3. 二十九、內瘻候

人有發瘡,色黑有結,內有膿,久乃積生,侵食筋骨,謂之內瘻。

白話文:

人身上長瘡,顏色發黑且有硬結,內部有膿液,時間久了膿液會累積增生,侵蝕到筋骨,這種情況就稱為內瘻。

4. 三十、雀瘻候

此由居處飲食有雀毒氣,入於臟,流於脈,發無定處,腫,因潰成瘻,服藥,有物隨小便出,狀如雀㲉,故謂之雀內瘻。

白話文:

這種病是因為居住環境或飲食中帶有雀鳥的毒氣,侵入臟腑,流竄到經脈,發病位置不固定,會出現腫脹,腫脹破潰後形成瘻管。服用藥物後,會有像雀鳥蛋一樣的東西隨著小便排出,所以稱之為雀內瘻。

5. 三十一、膿瘻候

諸瘻皆有膿汁,此瘻獨以膿為名者,是諸瘡久不瘥,成瘻,而重為熱毒氣停積生膿,常不絕,故謂之膿瘻也。

白話文:

各種瘻管都會流膿汁,而這個瘻管特別以「膿」命名,是因為各種瘡久治不癒,形成瘻管後,又因熱毒之氣積聚而產生膿液,而且經常不會停止,所以才稱之為膿瘻。

6. 三十二、冷瘻候

冷瘻者,亦是謂瘡得風冷,久不瘥,因成瘻,膿汁不絕,故為冷瘻也。

白話文:

所謂的冷瘻,也是指瘡口受到風寒侵襲,長時間無法癒合,因此形成瘻管,膿液不斷流出,所以稱作冷瘻。

7. 三十三、久瘻候

久瘻者,是諸瘻連滯,經久不瘥,或暫瘥復發,或移易三兩處,更相應通,故為久瘻也。

白話文:

所謂的久瘻,指的是各種瘻管互相連接、阻塞,經過很久的時間都無法痊癒,或者有時暫時好轉又復發,或是轉移到兩三個地方,並且互相連通,所以才稱為久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