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幼口議》~ 卷之十七 (2)
卷之十七 (2)
1. 分氣飲子
調理小兒腫脹作喘氣短促急,坐臥不任,四體浮腫,飲食嘔逆,神困喜睡,宜服分氣飲子良方:
五味子 桔梗 白茯苓 甘草(炙) 陳橘皮 桑白皮 草果(去殼) 大腹皮 白朮 枳殼(去穰切炒) 川當歸 紫蘇 蘇子 半夏曲
上等分㕮咀,每服二大錢,匕水小盞,生薑二小片,棗子半個,煎至半,去滓通口,不拘時候,兼八味理中丸煎服。
以上宜用救生丹通利。
議曰:清濁無混,邪正不幹,上焦得之清涼,下部受之溫暖。氣滯則少升降,血虛則多流注。雖是乳子,呼吸一息,其脈有至,徐徐應指,不違其數者,亦同大人流行,但隨小大受之短淺而已。若也留滯,其脈遲數於病大過不及者,有作善主療治。鬱則分之,逆則順之,停則利之,滯則降之。
調理之法,先宜以順其氣。大抵嬰孩氣順即易治,脈壯亦易理。證候梢傳,郁逆停滯,當以先明,不待傳入而後究竟。此方分氣預宜進益,與分水穀之分者不同,為用明者察之,致迂曲。
白話文:
這個方劑「分氣飲子」是用來治療小兒因為腫脹而導致的喘氣急促、呼吸短淺,無法安坐或躺臥,全身浮腫,吃東西就想吐,精神困倦、嗜睡等症狀。
這個方子的配方是:五味子、桔梗、白茯苓、炙甘草、陳皮、桑白皮、草果(去殼)、大腹皮、白朮、枳殼(去瓤切炒)、川當歸、紫蘇、蘇子、半夏曲。
將這些藥材等分切碎,每次取二大錢,加一小杯水,放入兩小片生薑和半個紅棗,煎煮至剩下一半,去渣後溫服,不拘時間。可以同時服用八味理中丸煎湯。
如果情況需要,可以搭配救生丹來幫助通利。
這方劑的用意是讓體內清濁分明,正氣不受邪氣干擾,使上焦得到清涼,下部得到溫暖。如果體內氣機不順暢,升降就會受到影響;如果氣血不足,氣血的運行就會過於流動。即使是嬰兒,呼吸之間,其脈搏跳動也有其規律,緩緩應指,次數不亂,和大人一樣,只是隨著體型大小而略有差異。如果體內氣機不順暢,脈搏跳動過慢或過快,就表示病況嚴重,應及早治療。氣機鬱結就要疏通,氣逆就要使其順暢,積滯就要使其通利,氣滯就要使其下降。
治療原則,應先使氣機順暢。一般來說,嬰兒氣機順暢就容易治療,脈搏強健也容易調理。如果病情稍微傳變,出現氣機鬱結、氣逆、積滯等情況,就應及早發現,不要等到病情深入才去處理。這個「分氣飲子」的主要作用是預防並改善氣機的運行,和一般用於利水穀的分劑不同,聰明的人應該仔細觀察其作用,不要誤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