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發揮》~ 卷之四 (8)
卷之四 (8)
1. 調理脾胃
而積溫成熱。積涼成寒。雖溫平涼平之藥。亦不可以群聚久服也。經云。治熱以寒。溫而行之。治寒以熱。涼而行之。斯為善矣。
一人自知醫。生一男。謂小兒脾不足。作補丸服之。至於有疾。不肯請醫。亦自治之。予曰。小兒無病。不可服藥。古人所謂無病服藥。如壁中安柱。此言何謂也。五行之理。偏勝則害。病必請醫。如耕當問農。織當問女之意也。醫不三世。不服其藥。自非專門之術。而病之虛實。藥之良毒。吾恐必誤也。
一兒八歲。形氣甚弱。其父責令讀書。予見之。謂其父曰。令郎形氣弱當懷保之。不可一於嚴也。乃留養脾丸肥兒丸與之。調理半年。後病成疳矣。先請一老醫。不知幼科。謂之傷食。用一粒金丹服之。病乃劇。請予。予曰。前與養脾丸肥兒丸服盡乎。曰。未服也。又問曰。
今服者何方也。曰一粒金丹。予辭曰。不可治矣。一粒金丹內有草烏巴豆大毒之藥。豈可常服者乎。此兒脾胃素弱怯。食少而瘦。故以肥兒丸調理。應服而不服。一粒金丹大傷犯胃氣。此不應服而服。傷之重傷。謂之虛。死在旦夕。後果死。
一庸醫狂悖。借父祖專門之名。自稱得異人之傳。妄立方法。變亂繩墨。嘗語人曰。吾能知人之臟腑。有病而去之。知其所傷之物。而取下之。知其疾之順逆而預解之。言大而誕。人皆信之。時有富家楊姓者。生二子。聞其名而交結之。禮意懇至。蓋為其子之未出痘也。後一子出痘。因熱以湯蒸汗而死。小子因服附子毒發癰。亦死於醫之手。惜哉。
監生胡篤庵咳久不止。汗之不可。下之不可。因於表裡之邪俱甚也。自制一方。用蘇葉薄荷葉桑白皮末杏霜栝蔞霜桔梗末甘草末各等分。虛者加阿膠。蜜丸。白湯下。或口中噙。五日而安。後以此方治人屢效。
黃芩芍藥湯,治傷熱乳而瀉黃。
條芩,白芍藥(各等分),甘草(減半),加黃連(等分),上水煎服。
加減四物湯,治婦人乳少。
當歸身,川芎,生地,麥門冬,桔梗,人參,生甘草(各等分),上銼水煎服。更用獖豬蹄新汲水煮爛。和汁食之。
三化丸,去胸中宿食菀莝之熱。
枳實(麩炒),厚朴(薑汁炒),大黃(各等分),上為末。神麯糊丸。麻子大。每服量大小虛實。溫水下。
家傳保和丸,補脾胃。進飲食。治一切食積。
白朮,陳皮,半夏曲,白茯苓,神麯(各三錢),枳實(炒),厚朴(薑汁炒),香附子(酒浸),山楂,麥糵曲(各二錢半),黃連(薑汁炒),連翹(去子),萊菔子(各二錢),上為末。荷葉浸水煮粳米糊丸。麻子大。薑湯下。
三黃枳朮丸,治傷肉食麵餅。並辛辣肥厚一切熱物。
黃芩,黃連(酒炒),大黃(酒煨),神麯,陳皮,白朮(各一兩),枳實(五錢),上為末。荷葉浸水煮粳米糊丸。麻子大。白湯下。
白話文:
調理脾胃
體內積聚溫熱會形成熱證,積聚寒涼會形成寒證。即使是性質溫和或平和的藥物,也不可以長期大量服用。醫書上說:「治療熱證要用寒涼藥,但要慢慢給藥;治療寒證要用溫熱藥,也要慢慢給藥。」這樣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
有一個自認為懂醫術的人,生了一個男孩,認為小孩脾胃虛弱,就給他服用補脾的藥丸。等到孩子生病了,也不肯請醫生,自己給孩子治療。我說:「小孩沒有病,不可以吃藥。古人說沒病吃藥,就像在牆壁裡安柱子一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五行學說講究平衡,偏頗就會有害。生病一定要請醫生,就像耕田要問農夫,織布要問婦女一樣。行醫不到三代,不能隨便用他的藥。如果不是專門的醫術,又怎麼能分辨病情的虛實,藥物的良毒呢?我擔心這樣一定會用錯藥。」
有一個八歲的小孩,身體很虛弱,他父親卻逼著他讀書。我看到這個情況,對他父親說:「您的孩子身體虛弱,應該好好照顧他,不要過分嚴厲。」於是就給他一些調養脾胃的藥丸和增肥的藥丸。調理了半年後,反而得了疳病。他父親先請一位老醫生看病,但這位醫生不懂小兒科,說是孩子吃壞了肚子,就給他吃了一顆金丹。結果病情更加嚴重,就來請我診治。我問他:「之前給你的養脾丸和肥兒丸都吃完了嗎?」他回答:「還沒吃。」我又問他:「現在吃的是什麼藥?」他說:「是一顆金丹。」我說:「這病治不好了。」金丹裡有草烏、巴豆等劇毒藥物,怎麼可以隨便亂吃呢?這個孩子本來脾胃就虛弱,吃得少又瘦,所以才給他開肥兒丸來調養。應該吃藥的時候不吃,卻亂吃金丹,嚴重損傷了胃氣。這是不應該吃的時候亂吃,造成更大的傷害,病情已經虛弱到了極點,性命危在旦夕。後來果然死了。
有一個庸醫狂妄自大,仗著父祖是名醫,就自稱得到了奇人真傳,胡亂立方法,擾亂醫學的規矩。他曾經對人說:「我能知道人體的臟腑情況,有病就能去除,知道病因是什麼,也能取出病物,知道疾病是順是逆,也能預先解決。」他的話說得很誇大,人們都相信他。當時有一個姓楊的富戶,生了兩個兒子,聽說了他的名聲,就想方設法結交他,禮遇十分懇切,都是為了他們的兒子還沒出痘。後來一個兒子出痘,因為用熱湯蒸汗而死了。小兒子因為服用附子導致毒發長了癰,也死在了庸醫手裡。真是太可悲了!
監生胡篤庵咳嗽不止,用發汗、瀉下的方法都不行,因為是表裡都有邪氣的緣故。他自己配了一個方子,用蘇葉、薄荷葉、桑白皮末、杏霜、瓜蔞霜、桔梗末、甘草末等分,體虛的人再加阿膠,用蜂蜜做成藥丸,用白開水送服,或含在嘴裡。五天後病就好了,後來用這個方子給別人治病,多次有效。
黃芩芍藥湯,治療因吃熱奶而腹瀉,拉出黃色糞便。
黃芩、白芍藥(各等分)、甘草(用量減半),再加黃連(等分),用水煎服。
加減四物湯,治療婦女乳汁不足。
當歸身、川芎、生地、麥門冬、桔梗、人參、生甘草(各等分),把藥材切碎,用水煎服。再用公豬蹄子用新打的水煮爛,連汁一起吃。
三化丸,去除胸中積食鬱積的熱。
枳實(麩炒)、厚朴(薑汁炒)、大黃(各等分),把藥材磨成粉末,用神曲做成糊,製成藥丸,如麻子大小。每次服藥的劑量根據體質虛實而定,用溫水送服。
家傳保和丸,補養脾胃,增進食慾,治療各種食積。
白朮、陳皮、半夏曲、白茯苓、神曲(各三錢)、枳實(炒)、厚朴(薑汁炒)、香附子(酒浸)、山楂、麥芽曲(各二錢半)、黃連(薑汁炒)、連翹(去子)、萊菔子(各二錢)。把藥材磨成粉末,用荷葉浸泡過的水煮粳米做成糊,製成藥丸,如麻子大小。用薑湯送服。
三黃枳朮丸,治療因吃肉食、麵餅,以及辛辣肥膩的食物等熱性食物造成的疾病。
黃芩、黃連(酒炒)、大黃(酒煨)、神曲、陳皮、白朮(各一兩)、枳實(五錢)。把藥材磨成粉末,用荷葉浸泡過的水煮粳米做成糊,製成藥丸,如麻子大小。用白開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