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發揮》~ 卷之一 (14)
卷之一 (14)
1. 急慢驚風
涼驚丸,諸熱通用。此吾家傳之方。又名金花丸。
黃柏,黃連,黃芩,山梔仁(各等分),硃砂(水飛減半),一本有龍膽草等分。上為細末。臘雪水為丸麻子大。薄菏湯送下。
三黃瀉心丸,一名三黃五色丸。利諸驚熱如神。
黃連,黃芩,大黃(各等分),上為末。雪水為丸。麻子大。溫水送下。均分作五分用衣。一分硃砂衣。一分青黛衣。一分雄黃衣。一分輕粉衣。一分蘆薈衣。
木通散,能瀉肝風。降心火。最利驚熱。
山梔仁,大黃(煨),赤茯苓,羌活,木通,甘草(以上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一字。紫蘇葉煎湯送下。
豬膽汁導方
定志丸,治驚久成癇。
人參,白茯神,遠志,石菖蒲(炒),酸棗仁(炒),柏子仁(各一錢半),琥珀,珍珠,膽星,鐵花粉(各一錢),硃砂(飛),麝香(各一字),上為末。水煮山藥粉為丸。黍米大。每服十五丸。燈心煎湯下。更煎豬心與兒食之。以助藥力。
急驚風屬陽。病在六腑易治。宜用涼瀉。
慢驚風屬陰。病在五臟難治。宜用溫補。
或問。病有急慢陰陽者。何也。曰。肝主風。木也。飄驟急疾。莫甚於風。心主驚。火也。暴烈飛揚。莫甚於火。木火陽也。故病在於心肝者。謂之急而屬陽。脾胃者土也。沉重遲滯。莫甚於土。脾土者至陰之屬也。故病在於脾者。謂之慢而屬陰。肝常有餘。有餘則瀉而損之。
脾常不足。不足則補而益之。至於心主驚。肝主風。似宜前論。然火資風勢。風資火威。風火相扇而發搐。故不可別論也。驚風之病。有兼證者。有類證者。不可不辨也。
白話文:
涼驚丸,各種發熱症狀都適用,這是我家祖傳的配方,又叫做金花丸。
成分是:黃柏、黃連、黃芩、山梔子(各等份),硃砂(用水飛過,用量減半),有些配方會加入龍膽草(等份)。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臘月雪水做成如麻子大小的藥丸,用薄荷湯送服。
三黃瀉心丸,又名三黃五色丸,對於各種驚風發熱的症狀有神奇的療效。
成分是:黃連、黃芩、大黃(各等份),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雪水做成如麻子大小的藥丸,用溫水送服。將藥丸分成五份,分別用不同的藥材包衣:一份用硃砂包衣,一份用青黛包衣,一份用雄黃包衣,一份用輕粉包衣,一份用蘆薈包衣。
木通散,能夠疏瀉肝風,降心火,對於驚風發熱的症狀最有效。
成分是:山梔子、煨過的大黃、赤茯苓、羌活、木通、甘草(以上各等份)。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字(古代容量單位),用紫蘇葉煎的湯送服。
(這裡還提到一個豬膽汁導方,但未說明具體配方和用法)
定志丸,治療驚風久病成癲癇。
成分是:人參、白茯神、遠志、炒過的石菖蒲、炒過的酸棗仁、柏子仁(各一錢半),琥珀、珍珠、膽星、鐵花粉(各一錢),硃砂(水飛過)、麝香(各一字)。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水煮的山藥粉做成如黍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五丸,用燈心草煎的湯送服。還可以另外煎煮豬心給孩子吃,以幫助藥效發揮。
急驚風屬於陽證,病在六腑,比較容易治療,適合用清涼瀉火的方法。
慢驚風屬於陰證,病在五臟,比較難以治療,適合用溫補的方法。
有人問:病症有急有慢,有陰有陽,是什麼道理?回答說:肝主風,屬木,風的特性是來得快且急,沒有比風更急的。心主驚,屬火,火的特性是暴烈且飛揚,沒有比火更暴烈的。木火都屬於陽,所以病在心肝的,叫做急,屬於陽證。脾胃屬土,土的特性是沉重遲滯,沒有比土更遲滯的,脾土屬於至陰,所以病在脾的,叫做慢,屬於陰證。肝經常是功能過剩,過剩就應該瀉而減損它。脾經常是功能不足,不足就應該補而增益它。至於心主驚,肝主風,似乎應該按照之前的理論來分,但是火會借助風的勢頭,風會借助火的威力,風火相互煽動就會導致抽搐,所以不能分開論述。驚風的病症,有兼夾其他症狀的,也有症狀相似的,不能不仔細辨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