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折衷》~ 下卷 (18)
下卷 (18)
1. 瘖症
齒遲、語遲、行遲:齒遲者腎氣不足;語遲者心氣不足;行遲者稟受不足。
天柱骨倒:項軟者胎氣不足。大病後後項軟即天柱骨倒也。或吐瀉之餘,傷寒失表,脾受風熱者,速與祛風追熱,及以強筋之劑。
(小兒肌體雄壯,不為瘦瘁,忽然項軟傾倒,此名下竄,皆因肝腎氣虛,客邪侵入臟腑,傳於筋骨,故成此疾。蓋肝主乎筋,腎主乎骨,筋骨俱弱則項軟、垂下無力,亦名天柱骨倒,與五軟相類,不過調元散、補腎地黃丸。)
〔附方〕
七味白朮散,人參,白朮,茯苓,藿香,木香,乾葛,甘草
補中益氣湯,見脫肛症內。
六味地黃丸,
菖蒲丸,治心氣不足,不能言語。
石菖蒲,赤石脂(各三錢),人參(五錢),丹參(二錢),天冬,麥門冬(各一兩)
連翹散,見風毒症內。
柴胡散,
封囟散,人參(二錢),甘草(二錢),門冬(二錢),膽草(一錢,酒炒),防風(一錢),柴胡(五分)
當歸散,見諸瀉症內。
地黃丸
調元散,人參,茯苓,茯神,白朮,白芍,熟地,當歸,黃耆,川芎,石菖蒲,山藥,甘草
補腎地黃丸,見五淋症內。
白話文:
瘖症
牙齒長得慢、說話遲、走路遲:牙齒長得慢是腎氣不足;說話遲是心氣不足;走路遲是先天稟賦不足。
頸椎軟弱:脖子軟弱是胎氣不足。大病之後出現脖子軟弱,就是頸椎軟弱的表現。或者是在嘔吐腹瀉之後、傷寒沒有及時治療導致體表防禦功能喪失,脾胃受到風熱侵襲,要趕快用祛風散熱的藥物,以及強健筋骨的藥物來治療。
(小孩身體本來很強壯,不是瘦弱的樣子,突然出現脖子軟弱、頭部傾斜的情況,這叫做「下竄」,都是因為肝腎之氣虛弱,外邪侵入內臟,傳到筋骨,所以形成這種疾病。因為肝臟主管筋,腎臟主管骨,筋骨都虛弱就會導致脖子軟弱、無力垂下,這也叫「頸椎軟弱」,和「五軟」的症狀相似,可以使用調元散和補腎地黃丸來調理。)
[附方]
七味白朮散:人參、白朮、茯苓、藿香、木香、乾葛、甘草。
補中益氣湯:參見脫肛症的相關內容。
六味地黃丸:
菖蒲丸:治療心氣不足,不能說話的症狀。 成分:石菖蒲、赤石脂(各三錢)、人參(五錢)、丹參(二錢)、天冬、麥門冬(各一兩)。
連翹散:參見風毒症的相關內容。
柴胡散:
封囟散:人參(二錢)、甘草(二錢)、門冬(二錢)、膽草(一錢,用酒炒過)、防風(一錢)、柴胡(五分)。
當歸散:參見各種泄瀉症的相關內容。
地黃丸:
調元散:人參、茯苓、茯神、白朮、白芍、熟地、當歸、黃耆、川芎、石菖蒲、山藥、甘草。
補腎地黃丸:參見五淋症的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