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好古
《湯液本草》~ 卷之六 (8)
卷之六 (8)
1. 伏龍肝
氣溫,味辛。
《時習》云:主婦人崩中吐血。止咳逆,止血,消癰腫。
《衍義》云:婦人惡露不止,蠶沙一兩(炒),伏龍肝半兩,阿膠一兩。同為末,溫酒調,空心服三二錢。以止為度。
《藥性論》云:單用亦可。咸。無毒。
《日華子》云:熱,微毒。治鼻洪,腸風,帶下,血崩,泄精尿血,催生下胞,及小兒夜啼。一云:治心痛及中風心煩。陶隱居云:此灶中對釜月下黃土也。
白話文:
伏龍肝,性溫,味道辛辣。
《時習》說:主要治療婦女崩漏、吐血。能止咳逆、止血、消除癰腫。
《衍義》說:治療婦女產後惡露不止,用炒過的蠶沙一兩,伏龍肝半兩,阿膠一兩。一起磨成粉末,用溫酒調和,空腹服用三到二錢,以見效為度。
《藥性論》說:單獨使用也可以。味道鹹,沒有毒性。
《日華子》說:藥性熱,有輕微毒性。能治療鼻出血、腸風下血、白帶異常、血崩、遺精尿血,可以催生、幫助胎盤娩出,以及治療小兒夜啼。還有一種說法是:能治療心痛以及中風導致的心煩。陶隱居說:這個伏龍肝是指灶中,正對鍋子的下方,被火薰烤過的黃土。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