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幼科証治準繩》~ 卷之九·肺臟部·腎臟部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肺臟部·腎臟部 (8)

1. 脫肛

上件,各半字,用好酒少許,研成膏子塗之。隨手輒愈。

治大人小兒脫肛不收方,連翹不以多少,洗淨,為細末。先以鹽水洗,後用藥末時時干敷脫肛上,立瘥。

蓖麻膏,治暴患脫肛。

蓖麻子(一兩)

上件,爛杵為膏,捻作餅子,兩指寬大,貼囟上。如陰證脫肛,加生附子末,蔥蒜同研作膏,依前法貼之。

《朱氏家傳》治小兒脫肛方

上用磁母石,以石碾為末,麵糊為丸,如綠豆大。熟水下五七丸。後以磨刀水洗脫肛處,立效。

脫肛用東北方陳壁泥土,湯泡,先洗下,後熏上。

《保生信效》治久病腸風痔漏,腸出不收,至有出數寸者,苦楚良極。小兒久瀉痢,亦名此疾。

上,先用五倍子四兩,以水五升,煎湯一兩沸,投入朴硝四兩,通手淋洗,至水冷即止。若覺熱痛,即津唾調熊膽塗之,痛即止,當漸收,甚者不過淋洗三五次收盡。竊詳此藥朴硝能軟,五倍子能收,二物相須以為用也,或更以干蜘蛛末摻之,乘熱以軟帛搵入,尤妙。(摻蜘蛛者與葛氏方同)

《九籥衛生》療小兒脫肛方

香附子,荊芥穗(各等分)

上,同為粗末。每用三匙,水一大碗,煎十數沸,淋渫。

苦參湯,治脫肛並痔。

枳殼,黃連,大黃,甘草,荊芥,苦參,赤芍藥,黃芩(各等分)

上銼散。每用五錢,以車前子、茅草同煎,熏洗。

小兒脫肛瀉血,秋深不痊。灸龜尾一壯,炷如小麥大,脊端窮骨也。小兒脫肛者,灸臍中三壯。小兒脫肛久不瘥,及風癇中風,角弓反張,多哭言語不擇,發無時節,盛即吐沫者,取百會一穴,灸七壯,在鼻直入髮際五寸頂中央旋毛中,可容豆,炷如小麥大。

白話文:

脫肛

將上一個處方中的兩種藥材各取一半份量,用少許好酒研磨成膏狀,塗抹在脫肛處,馬上就能見效。

治療大人小孩脫肛無法收回的方子:連翹不限份量,洗淨後磨成細末。先用鹽水清洗脫肛部位,然後將藥末隨時敷在脫肛處,很快就能痊癒。

蓖麻膏,治療突然發生的脫肛。

蓖麻子(一兩)

將蓖麻子搗爛成膏狀,捏成直徑約兩個手指寬的餅狀,貼在頭頂的囟門上。如果是因為陰虛導致的脫肛,可以加入生附子末,和蔥蒜一起搗成膏狀,按照之前的方法貼敷。

《朱氏家傳》治療小孩脫肛的方子:

使用磁母石,用石磨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用溫開水送服五到七丸。之後用磨刀水清洗脫肛部位,立即見效。

脫肛可以用東北方向陳舊牆壁的泥土,用熱水浸泡後,先清洗脫肛處,然後用熱氣熏蒸。

《保生信效》治療長期腸風痔漏,腸子脫出無法收回,甚至脫出數寸,非常痛苦。小孩長期腹瀉痢疾,也屬於這種疾病。

首先,用五倍子四兩,加水五升煎煮至沸騰,加入朴硝四兩,用手捧起藥液淋洗脫肛部位,直到水溫冷卻為止。如果感覺灼熱疼痛,就用津液調和熊膽塗抹,疼痛就會停止,脫肛也會逐漸收回。情況嚴重的,淋洗三到五次就能完全收回。仔細研究這個藥方,朴硝能軟化,五倍子能收斂,兩種藥材配合使用效果更好。也可以加入乾燥的蜘蛛末一起使用,趁熱用軟布沾取藥末放入脫肛處,效果更佳。(加入蜘蛛末的方法和葛氏的方子相同)

《九籥衛生》治療小孩脫肛的方子:

香附子,荊芥穗(各等份)

將兩種藥材一起磨成粗末。每次取三匙,用一大碗水煎煮十幾次沸騰,用藥液淋洗脫肛部位。

苦參湯,治療脫肛及痔瘡。

枳殼,黃連,大黃,甘草,荊芥,苦參,赤芍藥,黃芩(各等份)

將上述藥材切碎。每次取五錢,和車前子、茅草一起煎煮,用藥液熏洗。

小孩脫肛導致腹瀉出血,深秋也沒有痊癒。可以灸龜尾穴一壯,灸炷大小如小麥,位置在脊椎末端窮骨處。小孩脫肛,可以灸肚臍三壯。小孩脫肛久治不癒,以及患有風癇、中風,身體弓反張,經常哭鬧且言語不清,發作沒有規律,發作時會吐沫的,可以取百會穴灸七壯,位置在鼻樑直上,進入髮際五寸的頭頂中央旋毛處,可容納豆粒,灸炷大小如小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