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三·心臟部一 (1)
集之三·心臟部一 (1)
1. 下氣
紫蘇子散,治小兒咳逆上氣,因乳哺無度,內挾風冷,傷於肺氣,或小兒啼氣未定,與乳飲之,與氣相逆,氣不得下。
紫蘇子,訶子(去核),杏仁(去皮尖,炒),蘿蔔子(炒),木香,人參(去蘆。各三兩),青皮,甘草(炒。各一兩半)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五分,去滓,不拘時服,量兒加減。
《肘後》療小兒咳嗽方
紫菀(六分),貝母(二分),款冬花(一分)
上搗為散。每服如豆大,著乳頭上,令兒和乳咽之,日三四。乳母忌食大咸醋物。《聖惠》用清粥飲調一字。
〔張渙〕,馬兜鈴丹,治小兒肺壅咳嗽,大便不利。
馬兜鈴,紫蘇子,人參(去蘆頭。各一兩),款冬花,木香(各半兩,併為細末),杏仁(七錢半,湯浸,去皮尖,另細研)
上件,同拌勻,煉蜜和,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煎生薑湯下,量兒大小加減。
白話文:
紫蘇子散,這個藥方是治療小孩子因為餵奶過度,導致體內受風寒,損傷肺氣,引起的咳嗽、氣喘、呼吸困難。也可能是小孩子哭鬧後,還沒平復就餵奶,導致氣機逆亂,氣往下運行不順暢。
藥方組成:紫蘇子、訶子(去掉核)、杏仁(去掉皮尖,炒過)、蘿蔔子(炒過)、木香、人參(去掉蘆頭。各11.25克),青皮、甘草(炒過。各5.625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7.5克,用一杯水,加入三片生薑,煎煮至剩下一半的量,去除藥渣,不限時間服用,根據小孩子的狀況調整劑量。
《肘後》治療小孩子咳嗽的藥方
紫菀(2.25克),貝母(0.75克),款冬花(0.375克)。
將以上藥材搗成粉末。每次服用像豆子一樣大的量,塗在乳頭上,讓小孩子連同乳汁一起吞服,一天服用三到四次。哺乳的母親要避免吃太鹹或太酸的食物。《聖惠方》是用清粥水調服一點點。
〔張渙〕馬兜鈴丹,這個藥方是治療小孩子肺部壅塞引起的咳嗽,且大便不通暢。
藥方組成:馬兜鈴、紫蘇子、人參(去掉蘆頭。各37.5克),款冬花、木香(各18.75克,一起磨成細末),杏仁(28.125克,用熱水泡過,去掉皮尖,另外磨成細末)。
將以上藥材混合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做成如黍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粒,用煎過的生薑湯送服,根據小孩子的狀況調整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