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八·脾臟部(下) (2)
集之八·脾臟部(下) (2)
1. 丁奚
《聖惠》,赤芍藥丸,治小兒丁奚,雖食不生肌肉,腹大食不消化。
赤芍藥,川大黃(微炒),鱉甲(醋塗,炙令黃,去裙襴。各三分),桂心,赤茯苓,柴胡(去苗)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煎蜜湯下五丸,日三服。
《嬰孺》,芍藥丸,治小兒百病,有寒熱,大腹,食不消化,不生肌肉,痿痹。
芍藥,茯苓,大黃(各五分),柴胡(四分),鱉甲(三分炙),桂心(二分),人參(一分,一方二分)
上為末,蜜丸。三歲以下服三小豆大,不知加之,七八歲三桐子大,不知加之。苦腹堅大者,加鱉甲一分。渴者,加栝蔞二分。病甚者服二十日效,已試大良。
一方,有杏仁二兩,人參三分。
張渙大麝香丹,治小兒羸瘦,腹大見青筋,及丁奚等病。
麝香(研),硃砂(細研水飛),粉霜(研。各半兩),五靈脂,肉豆蔻仁,乾蟾(塗酥炙。各一兩),夜明砂,白礬灰(各半兩),乾地龍(炒,一分),干蜣螂(七個,去翅,炙令黃熟)
上件搗,羅為末,與硃砂等同研勻細,煉蜜和如黍米大。每服三粒至五粒,溫水下,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初虞世治小兒腹如蜘蛛,四肢瘦者。用黑骨雞子,破頂,入蜘蛛一枚於內,以濕紙糊竅,用文武火煨熟,去蜘蛛,食其雞子。累效,必數枚方愈。
《肘後方》搗生薤根,以豬脂煎,稍稍服。或熟炙鼠肉哺之。亦治哺露。
白話文:
丁奚
《聖惠方》記載的赤芍藥丸,是用來治療小孩「丁奚」這種病症的。這種病症的特徵是雖然有吃東西,但身體卻長不出肌肉,肚子很大而且消化不良。
藥方組成是:赤芍藥、微炒過的大黃、用醋塗抹後烤黃並去除邊緣的鱉甲(各三分),桂心、赤茯苓、去除苗的柴胡。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再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製成如麻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時,用煎過的蜜湯送服五顆藥丸,一天服用三次。
《嬰孺方》記載的芍藥丸,是用來治療小孩的各種疾病,包括發冷發熱、肚子腫大、消化不良、長不出肌肉以及肢體痿軟無力等症狀。
藥方組成是:芍藥、茯苓、大黃(各五分),柴胡(四分),烤過的鱉甲(三分),桂心(二分),人參(一分,有的方子用二分)。
將以上藥材製成粉末,再用蜂蜜製成藥丸。三歲以下的兒童每次服用三顆像小豆子大小的藥丸,如果效果不明顯,可以增加劑量;七、八歲的兒童每次服用三顆像梧桐子大小的藥丸,如果效果不明顯,可以增加劑量。如果腹部堅硬腫大,可以增加一分的鱉甲。如果感到口渴,可以增加二分的栝蔞。病情嚴重的患者服用二十天就能見效,這個藥方已經多次驗證過,效果很好。
有一個方子,裡面有杏仁二兩,人參三分。
張渙大麝香丹,是用來治療小兒身體瘦弱,腹部腫大並且能看到青筋,以及像丁奚這樣的疾病。
藥方組成是:研磨過的麝香、用水飛過的細研硃砂、研磨過的粉霜(各半兩),五靈脂、肉豆蔻仁、塗上酥油烤過的乾蟾蜍(各一兩),夜明砂、白礬灰(各半兩),炒過的乾地龍(一分),烤黃熟的乾蜣螂(七個,去除翅膀)。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與硃砂等一起研磨均勻細緻,再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製成如黍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到五顆,用溫水送服,可根據兒童的體型大小調整劑量。
初虞世曾經治療過一個小孩,肚子像蜘蛛一樣大,四肢卻很瘦弱。他使用黑骨雞蛋,在頂部開一個小孔,將一隻蜘蛛放入其中,用濕紙糊住開孔,再用文火和武火煨熟,然後取出蜘蛛,讓小孩吃掉雞蛋。多次使用這個方法,通常需要數個雞蛋才能治癒。
《肘後方》記載,將生薤根搗碎,用豬油煎煮,稍微服用一些。或者烤熟鼠肉餵食。這些方法也用來治療哺露(類似於消化不良)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