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八·脾臟部(下) (56)
集之八·脾臟部(下) (56)
1. 疳瀉
《斗門經》治小兒疳瀉方
上,用赤石脂杵羅為末,極細如面。以粥飲調半錢服,立瘥。或以京芎等分同服,更妙。
《莊氏家傳》治疳瀉久不瘥方
赤石脂,綠礬,石灰(各二兩),硫黃(半兩)
上研勻,入罐子內燒令焰碧,去火放冷,取研。每服一字或半錢,煎小黃米飲,放冷調下,食前服。
又方
使君子(炮),五倍子(瓦上炒黃),沒石子(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半錢,陳米飲調下。
白話文:
《斗門經》治療小兒疳瀉的藥方
將赤石脂搗碎磨成極細的粉末,像麵粉一樣細。用稀粥調和半錢服用,病立刻就好。如果加入川芎等份一起服用,效果更好。
《莊氏家傳》治療疳瀉久治不癒的藥方
赤石脂、綠礬、石灰(各二兩)、硫黃(半兩)。
將上述藥材研磨均勻,放入罐子裡燒到火焰呈現碧藍色,然後熄火放涼,取出研磨。每次服用一字或半錢,用煮過的小米湯放涼後調服,飯前服用。
又一藥方
使君子(炮製過)、五倍子(在瓦片上炒黃)、沒食子(各等份)。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用隔夜的米湯調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